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走读

七年守护,百岁古树逢春

  或许我们很难理解,人与树能有什么感情牵连。但在武义上夫山村民看来,树与人、人与村、树与村都是相生相伴的。每一次分离,都有痛苦,也都会带着彼此的记忆,一直走下去。

七年守护,百岁古树逢春

  本报记者 张丹丹 通讯员 舒清海

  初夏的气息,浸透在树梢浓密的枝叶里。武义县桐琴镇上夫山村的禹王庙外,已有360多年树龄的守庙树,享受着又一年的雨露阳光。这是一株南方红豆杉古树,七年前遭遇人为破坏命在旦夕,但经过当地人一次又一次的接力保护,终于迎来了新生的第八个年头。

  如今上夫山村已走到岁月尽头,面临消逝的境地。但这株红豆杉将继续存活下去,带着村民的永恒记忆。确切地说,这是一个人与树、与村相守相伴的故事。

  起死回生的古树

  上夫山村海拔近700米,至今未通水泥路。早在十几年前,村子就整体搬迁,下山脱贫。只是,30多位老人不愿离开,至今仍生活在这个原始的村落里。

  这里山美、景美,但却留不住水。因此,村子通往其他村的必经路上,有了一座禹王庙,祈求多雨多福。这株南方红豆杉,就是建庙时栽下的。

  上山大路开通前,禹王庙是村民下山的必经之地。庙里的香火很旺。现在走小路的人渐渐少去,已堆起厚厚落叶。红豆杉也逐渐淡出村里人的视野,直到2006年。

  村里的监委会主任朱加龙回忆说,那年年初的一天,他无意中发现,红豆杉的大半张表皮被人为剥掉。因为没办法吸收水分和养分,古树的树叶失去了光泽。

  村民不知如何是好,连夜给林技站工作人员打电话。林技站的人上来一看,说他没办法,于是又拨通高级工程师郑国良的电话。次日,郑国良就和森林派出所的胡小文上了山。对于怎样救活它,两人意见并不相同。郑国良主张截肢,将部分枝干剪去,休养生息。胡小文却不同意截肢:“古树截肢可惜,还是想办法让它长出新皮吧。”

  那么,如何让树皮重新长出来呢?郑国良想了个土办法。他先对树干进行杀菌,再把没有腐殖质的黄土,均匀涂抹在被剥离的地方,再包上塑料薄膜、夹上毛竹片、绑好绳子。“古树被破坏得如此厉害,我们也只是尽力试试,其实真没有把握。”郑国良说。

  那以后,每隔半个月,郑国良、胡小文等人轮流上山。直到初夏,古树发出新芽。

  不离不弃的七年

  几年后,郑国良离开武义,接任的陈连荣,继续担负起守候古树的重任。每月两次的巡查,从没落下过。“这株树向来多病多灾,照顾它,真像照顾孩子。”

  陈连荣第一次看到这株树时就皱起眉头,因为他发现了白蚁的痕迹。要知道,白蚁是树木的“癌症”。“树皮虽长出来,但元气大伤后,伤病就多了,抗病虫害力也弱了。”他马上清理了朽木和蚁路,“关键要看白蚁是否能把灭蚁药背回巢穴。如果不行,还得研究其他方案。”

  过了3天,他再次上山。这次,原本被清理的蚁路没有新的痕迹出现。陈连荣猜想:“灭蚁药应该已经起效了。”如此,红豆杉再次逃过一劫。

  从县城开到山脚,需半个小时,而从山脚到村,又是半个小时。陈连荣带我们上山时,前几天刚下过雨,车子在泥路上不断打滑,一旁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悬崖。这样的路,对陈连荣来说,已是工作中的一部分。

  陈连荣是武义县林业局资源站现任站长,管着全县8723棵古树,其中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古树就有121棵。“珍贵的古树都在深山里,虽然破坏的可能性不大,依然得定期巡护。”

  两次被救活,每月两次的定期巡护,我们已计算不出这背后所花的人力、物力。对此,陈连荣从没产生过疑问。“我们尊重古树、保护古树,就是尊重、保护自然。”在他眼里,古树是自然的历史见证,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他的工作使命。

  不变的相互守候

  如今留在上夫山村的,只有30多位村民。年纪最小的,已有40多岁。大多数村民已搬到交通便利的山下。

  古树被破坏后,派出所很快查出原委。邻村一个得了癌症的村民,听说南方红豆杉含有的紫杉醇可以治癌,就在深夜偷偷扒了树皮拿回家煎药。但最终,他还是生病去世了。红豆杉的牺牲,没能换回他的生命。

  淳朴的上夫山村村民,说起这件事依然很激动。“这棵树,我小时候经常爬上去玩。”朱金法已76岁,每天上山砍柴,都要看一眼这株守庙树,“它守着禹王庙,也是村子的守护神,还好救活了。”

  在这里,村民与自然保持着亲密关系。村民不管建什么房子、办什么大事,首先要种树。朱金法说:“生孩子,要种棵树;孩子出息了、娶媳妇了,也要种树。还有些老人,每逢生日也会种树庆寿。”

  因此上夫山村有很多古树,年龄都在300岁以上,是村民公认的宝贝。朱金法很热心地带我们逛了逛村子,并告诉我们,再过几个月,这个老村就要拆迁了:“到时就再也看不到村里的荷花塘、八角井了。”

  “人总会死,村也会消失,但树还会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朱金法在自己门口也种了十几株南方红豆杉的树苗,“总有一天,它们会长成参天大树,继续守护这个地方,守护新的村和人。”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20 七年守护,百岁古树逢春 2013-05-07 浙江日报2013-05-0700012;2926677 2 2013年05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