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边,
特立独行的屋
春晓海口,多么浪漫诗意的名字。三山环绕,面朝大海,王灏说,这是从小长大的地方,也是极其理想的居住地。
“回家”系列的第一个作品“库宅”,骄傲地挺立在海口的一方池塘边,当地人把池塘叫水库,房子由此得名。在周边200多幢清一色的二层砖房包围中,这幢深灰色小楼是那么显眼——长条状的三层楼各成90度拼接在一起,每一层的落地大窗反射出远处的青山和蓝天。
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了这份诗情画意。三年前,“库宅”还在脚手架间初露端倪时,村民们就好奇地过来打探,并向身边更多人描绘这幢“怪异”的房子。同时,因为结构特殊,施工时屡屡难住当地工匠,他们连连摆摆手,感叹“做不了”。
不过,再多质疑也阻挡不了房主王波对“库宅”的喜爱。王波是王灏的堂弟,从小一起长大,沉静的王灏攻读建筑设计,活泼的王波进城做生意,当王波第一次看到“库宅”设计图纸的时候,忍不住“噗嗤”一笑,他没想到这样好玩的房子不是杂志上的艺术馆,而是自己的家。
面积要大、房间要多、房子要正,这是村里建房最重要的元素,“库宅”显然不走寻常路。它站立在院子的对角线上,分隔出两块三角形的小院子;在屋内,楼层中央是扭曲上升的楼梯,每一层楼都是个通间,在需要作隔断的地方,基本采用大面玻璃。
张扬、有趣,王波觉得“库宅”虽然看上去与周围格格不入,但清晰地表达着村里年轻人对农村传统的看法。“库宅”看似颠覆了农居房的范式,每一层却直接沿用周边农宅四分水双坡形体,不同中蕴藏着传承。
不过,让王波最心动的还是“库宅”提供的新鲜视野。比如,他喜欢坐在一楼的客厅,池塘和远处的景观就从围墙上的空洞若隐若现地来到他面前;又比如,他也喜欢站在落地窗前,看近处重重叠叠的屋脊,窄仄的乡间小路,村外的远山和乡间农地。
这是王波以前从未有过的视觉体验,他常常带着妻儿从宁波城区回到老家度周末。当家乡以一种迷人的姿态重新展现价值的时候,居住在乡间成了入城后更进一步的追求,催生了“王波”们重回乡村的热情。
而对于王灏来说,他的第一幢农居不止于新奇。从专业角度说,建房子的土地只有70多平方米,并没有提供出一个足够的发挥空间,正是在这有些拥挤的状态下,“库宅”有了另一种意义——现今紧张的人地关系让农村水平扩张式的建造方式不可持续,造这幢房子,其实是一次把城市垂直发展的模式放在农村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