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新闻时评

校园命案的痛与思

  新闻背景:

  复旦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不幸身亡;南昌航空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相继出现命案……近期的大学校园悲剧频发,人们在震惊、痛惜的同时,开始反思这些命案背后的人性、心理及校园安全管理等诸多问题。

  人文教育之问

  苏州日报: 如今我们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医学更发达,发展理念也更以人为本,但没有改变的是,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校园命案以凶险的方式告诉人们:象牙塔里并不太平,人文教育任何环节都不能松懈。

  新周刊:投毒,在任何社会、任何群体中都是不容于世的犯罪行为。有人说,投毒案印证了中国教育的失败,我们不认同,这只是个案。包括黄洋在内积极进取的绝大多数大学生,才是中国大学生生态的主流。

  解放日报:以一个极端个案便断言一所学校乃至一个社会教育的失败,或者断定某一群人或某一代人的人格缺陷,是不是太着急了点?从目前而言,我们大概只能说,这是一个人性的悲剧。

  文汇报:不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关注并强化学生除知识之外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人格教育等这些影响一个人终身发展的教育,那么,类似的极端个案还会发生。

  新民网:在教育理念上,我国的教育界一直把人格教育放在很高的位置上,但在教育实践中,因为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人格教育却被抽去了内涵,只留下些表面的形式。当孩子出现人格障碍时也难以及时发现和纠偏,直到反社会行为出现,才惊讶莫名。

  江苏视窗:很多网友更倾向于相信这是一起纯粹的个案,没有必要动辄上升到“中国教育的失败”、“高校的失败”。网友“跳舞小五”表示:关高校什么事?出了个小概率事件就要拷问高校。

  大学生心理之问

  人民日报: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是否像重视学习成绩、关注考上什么名校那样,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做他们心灵的“牧羊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近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存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是最为突出的四大“心病”。

  新京报:一项调查显示,在12所高校的数万名大学生中,仅四成大学生对寝室关系满意。教育专家认为原因大致有:年轻人个性比较自我,不习惯别人的生活方式,不善于处理新的人际关系。

  东方卫报:我们整天忙于学知识,争第一,却没有学会如何包容别人,如何吸取别人优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仅依靠高校心理部门,更重要的是家长、中小学从小就要进行良好的引导,越早种下心理健康的种子,越不会结出恶果。

  中国新闻网:爱因斯坦说:“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在学生书本知识遗忘之后,还留下怎样的素质”。中国的教育体系需要反省了:究竟是超常的学习能力重要,还是正常人的思维和心理更重要。

  校园管理之问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熊丙奇:这次复旦大学及时公布案情,而不是遮遮掩掩,是重视问题并防止类似问题发生的第一步。对于校园极端案件,教育部门和学校都不应回避,而应该把其作为典型案例加以剖析,各司其职解决问题。只有直面问题,才能减少、杜绝悲剧的发生。

  搜狐网: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校方管理者,更应该反思如何保障学生们不死于“飞来横祸”,不要让学校治安管理形同虚设,案发后带来的是血的教训,“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重视生命是学校存在的基理。

  新华网:在当下全国的各大高校都有专门排遣学生心结的心理咨询机构,但这种滞后和被动的疏导,其效果未必理想。学生不愿主动登门,老师又懒于沉下心开导,往往导致大学心理调节机制形同虚设。

  新华社:悲剧事件不仅毁灭了学生和家长的未来,也给本应祥和宁静的校园带来了不安……人们不禁再次呼唤:建设安全校园,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子的人文情怀,使他们懂得悲悯、关爱和同情。

  新闻晨报:学校要回归教育本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除学校教育高度重视外,还应该发挥学生自治力量,比如,成立学生社团,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进行自我教育和救助;而家庭教育和社会公益机构等社会力量也应介入。

  海南日报:学校应当把法制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是违法犯罪,彻底铲除校园犯罪这颗“毒瘤”。

  法制网: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与其他犯罪现象一样,是各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是极为复杂多变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不能对它进行防范。比如,学校应该努力加强自身的管理建设:一要努力提高教职员工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二要大力整治学校内外环境。

  光明日报:无论是大学实验室还是网络都需要一套能够扼住投毒之手的完善制度。拿大学实验室监管来说,如果严格有毒实验品的出入库审查和登记,使用时有多人互相监督,有毒化学品外泄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

  荆楚网:2011年12月1日,国务院公布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但高危化学物质监管混乱在中国依然存在。2012年,13岁的男孩武越因为自制火箭爆炸导致双手炸断,双目失明。而他购买原料的地方就是一家普通的化工门市,只花了45元钱。据孩子描述,购买的过程很爽快,“像买棒棒糖一样”。

  舆论解读之问

  新闻晚报:从复旦发布微博之后,网络上出现了多个集中讨论此事的帖子和微博。有不少网友提醒,此举可能涉嫌侵犯病人隐私。

  千龙网:真相未明之前,作再多的“猜测性”解读,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是对法律的不尊重。当然,学校和公安部门应该及时将相关信息公开,这样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各种猜测性解读流传。

  搜狐评论: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媒体在报道、评论时都能学会保护一个犯罪嫌疑人的权利,那么舆论本身将会更加健康,中国社会也将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在案件没有定论的情况下,实在不应过多地公开讨论犯罪实施的细节,否则可能会诱发模仿犯罪。

  新华日报:网友的积极参与可以帮助搜集信息,有可能最大限度呈现“真相”,但若陷入主观臆断和情绪化,也难免失之偏颇。特别是网友纷纷“人肉”嫌疑人时,也跨过了基本的法律边界。毕竟,从法律的角度说,在法院终审定罪之前,嫌疑人都还不能说是罪人,结论不能下得太早,攻击谩骂更不合适。网友争断投毒案,还请慎当“福尔摩斯”。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6 校园命案的痛与思 2013-04-20 浙江日报2013-04-2000016;2992327 2 2013年04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