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农民工不能只走市民化这条路

  据统计,当前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亿以上,其中外出农民工近1.6亿。如此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

  对于农民工来说,其发展前景,从空间上看有两个方向:返乡或留城。从身份上看有四种可能:返乡继续当传统农民;返乡创业,成为新型农民;留在城市继续当农民工;完成市民化,成为新市民。从内涵看主要有两个转变:农民工的市民化,农民工的新型农民化。农民工市民化应当包括五个转变,即居住空间转变、职业转变、身份转变、阶层转变、角色转变;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制度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心理层面。

  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工只是完成了社会角色(由农民向工人转变)、资源获取方式(由依赖土地向依赖市场转变)和空间位置(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改变,尚未实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也未融入城市社会。但是,农民工发展只走市民化这一条路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利于农村的发展与稳定。因此,需要有大批农民工回乡成为新型农民,其与传统农民的差异在于,他们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以需求指导农业生产,以新产品引导市场,并以商业活动为舞台的新生产者。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可为农民工转型提供更好的环境。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使农民工实现转型,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实现乡村的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一方面需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另一方面需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当然,乡村现代化不是对城市象征体系的简单模仿与复制,而是一种嵌入,在传统的空间结构中有选择地将现代性元素镶嵌其中。

  农民工群体已经不是一个同质性的群体,其内部已经发生了明显分化,不同的子群体在经济地位、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政府应当根据不同类型农民工的特点,依据他们的意愿和现实需求,不断完善政策法规。要真正搞清“政府能够做什么”、“农民工最需要什么”等问题,在制度改革方面从局部推进转向全国统筹、协调配套、整体推进,为不同农民工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农民工不能只走市民化这条路 2013-04-19 2989263 2 2013年04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