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今日关注

张高俊:蘸海作画

  本报定海4月14日电

  记者 王益敏 区委报道组 钱韵

  人间四月天,位于定海区新建社区的南洞自然村,办起了首届农民画培训班。

  虽然只是给当地渔民上课,但授课老师的来头可不小——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张高俊,他的绘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

  张高俊来到这个海岛小村落,潜心艺术创作和给渔民上课已有多年。“感觉他讲画画时,就是在讲自己的人生故事。”看着50岁的张高俊在台上神采奕奕地娓娓道来,台下开农家乐的向桂珍被深深吸引着。

  其实,熟知张高俊的人都知道,绘画对于他而言,就是生命的延续。但是,很少人知道,支撑张高俊多次从人生困境中走出,并坚持绘画创作的本质,却是他从小耳濡目染的“蓝色海洋”。

  十几年前,爱好画画的张高俊投资失败,欠下了180万元的债。

  为还债,张高俊背井离乡,通过利用自己的绘画基础,为公司设计创作工艺品。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6年的“拼命”,张高俊的新公司走上了正轨,还清了债务。

  张高俊说,那些年在商场的沉浮经历,练就了他对美术创作的耐性。在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漆画后,他慢慢熟悉了这种特殊“画种”的创作过程,不仅需要绘稿、拷贝,更需要镶嵌、填彩、贴箔、打磨、抛光等众多步骤。

  或许说,艺术需要天赋,但对张高俊而言,他是用坚持赢得了成绩。在同样学习漆画的众人中,张高俊是如今为数不多坚持创作,最终脱颖而出的人。

  两三年前,张高俊抛下异地生意,重新回到了家乡舟山。“漆画之美,美在朦胧,美在神秘。”张高俊说,在他脑海中,以海洋题材的绘画原型,“像锈迹斑斑的渔船和渔具,或是夕阳西下波光粼粼的海面等,其实,这些用漆画来表现最合适不过了。”

  张高俊说,他祖祖辈辈住在喜怒无常的大海边,惯于看暴戾的海浪,听狂吼的海风,对海的感情深刻而复杂、爱恨交织,生命所系。“我的很多画里,都有我经历过的故事,所以,这也是我要回到海岛,在这里潜心探索漆画的最主要原因。”

  汹涌澎湃的“海浪”、色彩斑斓的“海风”、还有奇形怪状的“海鲜”……在张高俊结束了一上午的课后,记者走进了他带着海味的办公室。如今,张高俊已经着手开始创作以舟山新貌、旅游景点为主打的“舟山百景”和老渔港、老风景、渔民画等题材的漆画作品。

  张高俊还选择在南洞自然村开课,“这些渔农民学生,正是能创作更多新颖海洋题材的老师。”张高俊说,他希望产生更多有舟山特色的作品,并将其融入到挂件、茶具、壁挂等纪念品中,以此推动舟山的旅游市场。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04 张高俊:蘸海作画 2013-04-15 2967143 2 2013年04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