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灶头边的村庄

好菜在农家

——灶头连着我们的根

  金华 潘江涛

  用当下时髦的话语说,我就是“美丽乡村”周刊的忠实粉丝,而且我们彼此间已互粉了3个多月时间。吸引彼此的,就是周刊年前推出的“灶头边的村庄——浙江乡土美食寻味之旅”报道。

  许久以来,我以“吃货”自居,却从不流连和追逐鲍参鱼翅。“灶头边的村庄”,所述内容皆为山野村民的日常吃喝,既非麟肝凤髓,亦无琼浆玉液,只有粗茶淡饭、家常菜肴。无疑,这是一场快乐之旅。一勺猪油,一株青菜,一片豆腐,皆可为快乐之源。只是,味蕾感知,更需理性思考。

  几年前,或许心血来潮,或许记忆泛滥,我开始以乡土美食为题,在深夜断断续续写下一些小文章。猪油、菜花、地衣……我循着深藏在心底、脑海、胃壁的味觉,把那些远去或正在远去的乡土美食,和着不咸不淡的人生经历,用祭奠、调侃、欢喜、悲伤的笔调,随意记录了下来。

  卸下职场的矜持,回到家中,每个人都会展露自己的小心思,而我的小心思,几乎都用在回味乡土美食上了。原以为,那些小文章只能珍藏于抽屉里,但没想到遇见了“美丽乡村”周刊,让它们有了与大家见面分享的机会。看着自己的小心思被社会接纳,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周末,有东阳朋友闻说笔者回老家磐安省亲,主动送来数十只“童瓢子”,让我喜不自禁,连忙用微波炉转了转,一口气连吃3只,大呼过瘾。

  “童瓢子”是东阳方言。“童瓢”即12岁以下的童子尿,“子”为鸡蛋。“童瓢子”始于何时,史无考证。但这一上不了台面的美食东阳人已吃了千年——清明前后,乍暖还寒,一年一度的“童瓢子”又在绵绵春雨中悄然开煮。

  今天,拿“童瓢子”说事,无非想佐证一个观点: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有根的。即便是风味小吃,抑或乡土菜肴,一旦离开了土生土长的地方,也同样会失去原有的风味和生命。

  杭城有多家“东阳粗菜馆”,当家的也就瓦罐鸡、烤豆腐、鲜菇菌、腰芦饼、沃面等一些土菜小吃,但常常顾客盈门。不明就里的食客,以为是东阳人的“杰作”,却不知“粗菜馆”的主人实为磐安人。东阳磐安本是一家,风俗习惯一脉相承。所以冠以“东阳”之名,实出无奈——磐安刚恢复县建制时,曾是全国最年轻的县份,地处何处、有何特产,知晓者寥寥,而东阳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活动了。

  有金华朋友在磐安街头开了一家饭店,专门经营糊拉汰、饺饼筒、扁食(馄饨)、馒头等方前镇小吃。按理说,生意应该不错,但不足三个月,他便关门走人。为何?但凡小吃几乎都是路边摊起家,即使已经拓展为颇具规模的店面,还带着路边摊性格。一个外地人,仓促而为,手艺到了,配比不对;原料对了,柴火不对,差哪儿都不行,只能乖乖地歇业。

  美味在民间,好菜在农家。只是,灶头寻根,“根”在何处?依笔者浅见,就在味、道、情三者上。

  菜肴是“味”的艺术,适口为珍。美食之道在于味道。而味对于道,犹如美色之于情致,佳音之于律吕——美人而能解风情,美声而能入旋律。

  饥饿成就美食,故“民以食为天”。不管它是香椿炒鸡蛋还是小葱拌豆腐,是油条配豆浆还是豆浆浸油条,只要合于食“道”,皆成幸福要素。

  穷日子难过的是肚子,好日子不好过的是心情。“情”是“味”与“道”的交汇。因为任何一道美食,和风景一样,是有灵魂的,这灵魂不是天生的,而是人类在里面注入了感情。

  正因为有了味、道、情三者的融通,臭豆腐、烂冬瓜等腐朽之物才拥有“闻之臭,食之香”的神奇魅力。就像“童瓢子”, 东阳人素以“春补”而食。当有关人士将嗜食之人视作粗鄙、丑陋时,东阳人立马还以理性的回击:“童瓢子”之所以引发热议,源于“尿液是人体内排出的废物,基本上不含对人体有利的物质”之认识。那么请问:蜂蜜是蜜蜂排出的粪便,蚕砂是蚕排出的废物,牛黄是牛的体内结石,夜明砂是蝙蝠的粪便,白丁香也是麻雀的粪便……你能说它们不是中药吗?

  口福是幸福的要素。这也许就是“灶头边的村庄”所演绎的一饭一世界、一菜一口味的意义所在。希望大家与我一起,跟着周刊一起踏上快乐的美味之旅。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灶头边的村庄 00019 好菜在农家 2013-04-09 2969385 2 2013年04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