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百年
谭五昌
谭五昌
在19世纪末叶,黄遵宪、梁启超等人便积极倡导“诗界革命”运动,勇敢而积极投入到他们所欲创造出来的“新体诗”的创作实践之中,表现出诗界先驱者过人的胆识与艺术抱负。
到了“五四”运动前夕,以胡适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文化及新文学运动的闯将继续先驱者们未竟的诗歌革命事业。胡适于1916年率先写出了《蝴蝶》等8首“白话诗”,并在1917年2月的《新青年》杂志上集中发表,揭开新诗革命的最初一页。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以李金发等为代表的一批深受西方文艺熏陶的青年诗人勇敢地将国外象征主义诗学观念引入国内诗坛,正式启动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诗坛上,以戴望舒、何其芳等为代表的“现代派”诗群继承了“象征派”诗学观念的精髓,标志着中国新诗现代化进程已进入一个迅猛发展的关键阶段。
至民族外患得以消除的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一批青年诗人围绕着《中国新诗》刊物集结起来,自觉主动地探索新诗现代化的崭新途径。他们被命名为“九叶派”。
20世纪70年代末,一批同样具有先进的世界眼光的青年诗人围绕着民间先锋诗刊《今天》集结在一起,发起了一场“新诗潮”运动。由于“新诗潮”的杰出代表人物北岛等在诗学观念及艺术话语形式上对“民歌加古典”型新诗构成了颠覆性的革命,他们的创作因而获得了“朦胧诗”的命名。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社会文化的深刻转型,“后新诗潮”作为一场诗歌运动其群体性质日益模糊与淡化起来,诗学观念与创作实践更呈多元化格局,从总体而观呈现为一种无序的混乱。
如果从19世纪末黄遵宪、梁启超等诗坛先驱们发起的“诗界革命”算起,中国新诗迄今已走过了它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百年新诗所走过的历程可谓一条光荣的荆棘之路,因为它所付出的代价与它所收获的掌声与鲜花远不成比例。
其实,这是有失偏颇的。主要理由可陈述两条:其一,真正的新诗毕竟只有八十余年的历史,动辄就拿唐诗宋词的标准来对照衡量,显然是过于苛刻了些;其二,在读者当中,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尚嫌传统、保守,因此不能真正欣赏出新诗的好处。
严格说来,在整个20世纪新诗发展史上,我们的诗坛上还没有出现过像艾略特等那样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大师级诗人,也没有产生出像《荒原》等具有里程碑式的大师级文本。我们可以相信,只要众多的中国当代诗人抛掉于艺术探索不利的浮躁和虚荣,最大限度地争取关心新诗前途的人们的理解与支持,中国的新诗必有一天会清音远播!
(作者系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