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体育

文章导航

运动有风险 健身须科学

  新华社记者 李放 吴书光

  最近,有关马拉松选手和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悲剧接连发生,一些地方也出现了群众体育活动中的伤亡事件。这一切无不令人痛心。警醒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体育锻炼,让全民健身运动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长足发展。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不断高涨。以传统的跑步项目为例,今年的北京马拉松赛仅用94小时即报满3万个名额,而首届广州马拉松赛也在116个小时内报满名额,大众运动热情可见一斑。

  但运动有风险。据世界知名的跑步专业杂志《跑者世界》统计,每5万至8.8万名完成马拉松的参赛者中,就有1人死亡(包括赛后24小时以内的猝死者),即使是挑战性较小的一般运动,也有每10万至30万人发生一宗猝死的比例。而由于不重视热身、循序渐进等科学方法或装备不够专业而导致的运动伤害,更是时有发生。

  因此,参与体育锻炼不能仅仅怀有一腔锻炼身体的热情,还必须认识到个体差异和运动风险,提高安全意识,在体育锻炼前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身体准备,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和自我保护方式,量力而行,方能通过体育运动强身健体。

  目前在多个城市蓬勃开展的马拉松赛中,不乏没有进行过系统训练、不具备长跑知识而凭热情报名的业余人士,这样的“参与”本身存在安全隐患。

  与高涨的体育运动热情相比,当前群众对于体育运动科学性的了解还有待提高,这也意味着全民健身的伟大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体育文化的培养更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面对人民群众高涨的体育需求,首先各级政府应有所作为,要按照《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本地政府工作报告,予以财政经费的保障,大力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充足的健身场所和良好的体育设施,同时大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帮助更多人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和运动习惯。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体育 00007 运动有风险 健身须科学 2012-12-01 2819567 2 2012年12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