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政治纵深·法治

网络“黑洞”人人自危—

谁偷走了我的隐私

  网络“黑洞”人人自危—

  谁偷走了我的隐私

  核心提示:

  前段时间,电影《搜索》热映,再次唤起人们对隐私泄露的关注。事实上,四通八达的网络,无形中构成了一个庞大数据库。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成熟,我们更容易在社会上、特别在网络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从而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

  说起“讨债公司”,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对欠债人进行跟踪、威胁甚至恐吓,纯属体力活。其实信息时代,“讨债公司”也玩起了高科技:收集欠债人信息,拉取欠债人家属手机话单,分析欠债人的电话号码,然后对其进行定位……看上去跟特工没啥两样。

  只不过,等待他们的是法律严惩。近日,宁波天威市场调查公司负责人卓红军等4人因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拘禁罪,被送上被告人席。

神秘:千里追踪欠债人

  宁波天威市场调查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从表面看,这只是一家普通的市场调查公司,但实际上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讨债和婚外情调查,其中讨债成功后收取20%至30%的劳务费。公司有两个部门最重要:一个是技术部,负责对债务人的信息进行详查,以确保较高的追债成功率;另一个是风险部,负责替人实地讨债。

  公司负责人卓红军今年44岁,只有小学文化,但对公司经营倒是颇有心得。前不久,俞某和马某因为一笔债务焦头烂额:他们借给宁海人赵某近300万元,但还款日期到了,赵某手机关机,从此人间蒸发。两人觉得走司法程序,赵某不肯还钱也白搭,于是选择走“地下途径”,找到卓红军的公司。

  有大客户上门,卓红军自然十分高兴,立即吩咐技术部负责人卓锋宇收集赵某的信息。不过,卓锋宇发现这事挺棘手。因为以往,卓红军会告诉他欠债人的姓名、电话或者身份证号等信息的其中一部分,然后再叫他去查其他信息。这次却不同,除赵某的名字外,他手头的资料十分有限。卓锋宇使劲在互联网上查找,仍一无所获。于是,他决定通过“秘密”渠道去获取信息。

  通过输入“调查”、“手机定位”等关键字,他在网上搜索到一个QQ群,该群号称可以获取一些普通网站上不能获取的信息,譬如身份信息、手机话单、手机定位等。群里共有65名群友,主要提供3种信息,全部明码标价。第一种是手机话单信息,凡是3个月内的,移动、联通、电信都有。一个号码的价格从1000元至3000元不等。第二种是查手机的实时位置,就是手机定位,一个号码开价高的在1000元左右,便宜的300元至400元。第三种是查询人口信息,对方会根据查询人的要求传送被查询人的户籍信息截图,上面有被查询人的身份证号码、照片、名字、地址等信息,价格一般在50元左右。卓锋宇先后向群里的其他网友非法获取户籍信息、手机话单信息、手机号码定位等信息10余条。

  今年3月,卓锋宇通过这个QQ群,查到了赵某父母一段时间内的话费清单。他从通话频率和通话时长等方面,分析出几个最有可能是赵某的电话。然后,他以“打错了”为由去套对方的话,并把通话录音下来。拨通其中一个号码时,对方不耐烦地说了一句“我姓赵”。卓锋宇赶紧请卓红军把两位债主请来,辨认是不是赵某的声音。俞某和马某一听就觉得不会错。卓红军大喜过望,通过该号码的话单查出赵某位于天津市滨海区。于是,卓锋宇带着定位工具赶赴天津,并在塘沽区杭州道美景园小区发现了赵某的踪迹。

担忧:信息防线太脆弱

  发现赵某,讨债算成功一半。卓红军赶紧指派公司风险部负责人黄宣军及下属员工沈武凯等,带上两名债主驱车前往天津。一伙人在赵某居住的小区外埋伏。晚8时许,夜幕降临,赵某从外面回来,一见债主双腿发软,他当即表示没钱还。在卓红军的授意下,黄宣军等人把赵某连夜“架”回宁波。

  第2天,他们把赵某带到当地一家浴场内拘禁,晚上就睡在浴场休息大厅。第3天,他们又带赵某到宁海老家向其父母讨债。每天,黄宣军等人轮流看守赵某,无论上厕所还是睡觉总是贴身“陪”,不过他们始终没有动粗。这让惊恐不已的赵某稍稍安心些。直到5天后,债主和赵某谈妥了,赵某才恢复自由。

  今年4月,公安部部署20个省市区公安机关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案进行严查。卓红军和员工卓锋宇、黄宣军、沈武凯因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拘禁罪,被警方刑拘。

  卓红军一伙的落网,意味着这个“地下”调查公司的覆灭。事实上,卓红军案绝非个例。

  记得网络上有句经典的话:如果你爱他,就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就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想要知道别人的“秘密”并不是难事,几乎只要去“搜索”就能得到很多想要的信息。与此同时,被搜索人却在不知不觉中承受巨大的压力。

  “我知道搜索他人信息的做法不对,但公司替人讨债,必须先找到人才行,一些比较难找的人只能通过非法渠道去搜寻。掌握对方的信息越多,我们讨债的成功率就越高。”面对检察官,卓锋宇如此辩解。

探究:行业内鬼是源头

  与卓红军一伙相比,成都“私家侦探”胡某的“道行”更加高深。他先后通过互联网获取公民的个人户籍、住宿、车辆、航班、手机定位等信息共计5万余条,并进行出售,非法获利近50万元,最终被成都市青羊区法院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而警方调查发现,胡某只是非法提供、获取、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环节中的最下线。诸如电话号码、航班酒店、银行账户等,多半都是由行业内部工作人员泄露出来。

  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一份调查结果显示,75.3%的消费者表示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其中有26%的消费者明确表示曾有过电话号码等信息泄露的经历。

  记者发现,“私家侦探”们能轻易获取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和通话记录,并非是他们神通广大,而是有人暗中“相助”。

  北京朝阳区法院曾公开宣判一起电信企业员工因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案被追究刑责的案件。3名电信行业的“内鬼”吴某、唐某和张某对外非法出售、提供机主的个人信息、通话记录,其中吴某和唐某分别获利4万余元和2万元,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个月至2年4个月不等。此事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因为电信行业掌握着大量的个人信息,一旦管理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相关调研显示,当前电信行业泄露信息的方式主要有5种途径,包括查询通话记录、短信查询、修改客服密码、查询机主信息和手机定位查找机主位置。由于客户信息存储涉及的链条很长,公司里能够接触泄密信息的人员众多,因此监管很容易落空,这使得电信企业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一个重要源头。于是,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被当作商品,在各种交易平台上买来卖去,信息的主人则必须承担无法预测的风险。

  据了解,各大电信企业在和员工签订合同时,都会签订相关协议,严禁员工对外泄露客户个人信息。不过,法律界人士指出,部分电信企业在对用户信息保密方面的设置不够完善,如客户的信息,修改密码即可调取电话清单。因此,电信企业亟须尽快弥补管理漏洞,堵塞泄露信息的源头。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法治 00019 谁偷走了我的隐私 2012-11-29 浙江日报2012-11-2900012;浙江日报2012-11-2900015;浙江日报2012-11-2900016;浙江日报2012-11-2900020;浙江日报2012-11-2900021;浙江日报2012-11-2900026 2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