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未来科技城为创业者送服务——
创新之翼舞翩跹
记者 蒋蕴 通讯员 沈顺豪
本报余杭11月25日电
记者 蒋蕴 通讯员 沈顺豪
地点: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305
会议室
时间:15时
人员:杭州市委人才办、科技城管
委会、企业家代表
沿着杭州文一西路一直向西,这个季节,仓前羊锅村的香味已很浓了。
村民们家家户户端出热腾腾的大锅,和这道美食一样火热的,是一座创业之城的建设脚步——在这里,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一个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正在崛起。
道路两侧,现代感十足的写字楼从图纸走进现实。海创园37万平方米的首期研发孵化平台即将完工,有60多家高科技企业等待入驻。作为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重点联系的4个央企集中建设人才基地之一,眼下杭州未来科技城已引进31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启动了131个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 未来科技城党工委委员周坚说,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他深感责任重大。现场会一开始,他就希望大家多讲难题,一起想办法。
浙江好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一心庆幸自己选对了创业的地方。这个50岁回国创业的海归,曾在美国从事生物质谱技术研发。目前,他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饮料灭菌技术,极具市场价值。朱一心谙熟发达国家的创新机制,他尤其看重十八大报告中提及的“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朱一心觉得,这是一种好的导向。
对于创新价值的认定,坐在旁边的刘轩池有话要说,他是浙江大运盈通数据信息服务外包有限公司的销售副总裁。日前,公司两位高管申报“国家千人计划”遗憾落选,他希望人才办和管委会给些政策性的指导。
“我们会定期邀请专业人士举行申报辅导讲座。我个人认为,像服务外包这样的新兴行业,可能在创新价值评定上还存在空白,我们会向相关部门反映。”杭州市委人才办工作人员姜万博在电脑上做着记录。
姜万博的电脑里,下载了十八大报告的电子版全文。文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被标注了记号。十八大要求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姜万博说,志在成为杭州的“汇智硅谷”的未来科技城,只有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才能激发“人人尽展其才”的活力。
“大家放心,所有问题都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姜万博举起一本“难题汇编”,里面集中了上月底杭州市委组织部联合18家市直单位,在未来科技城收集的12项工作难题,其中大部分已明确近期研究解决。
现场会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很多人提问有关本地区的交通、医疗、教育方面的问题。
未来科技城人才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现场宣布了好消息:几天前,他们刚和杭州公交集团碰头,明确新增两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并将建一个公交中心站。快速公交6号线规划批复也在推进中。会场里,大家纷纷称好。
“平台建设和人才服务是相辅相成的,一切都是为了发展。”周坚说,不到两年时间,未来科技城初步形成了以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为主的研发和服务经济集群,闯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人才+资本+民企”的引才模式。依据十八大精神,今后,他们将努力做到高效配置创新资源,把一切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现场会一直进行到入夜时分。生活在这里,繁华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