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游子吟
永远的游子吟
这是一幅描绘德清地方文化源流、文化性格成因的长卷。
这是一座展示从远古至今,德清籍杰出人物的绚丽长廊。
江山代有人才出。灵秀的德清山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德清才俊。
晋代车骑大将军沈充是个歌舞爱好者。在武康前溪,他广蓄歌伎,习歌授艺,还创作了7首《前溪曲》。“前溪歌舞”是汉民族舞蹈的滥觞之一。
南朝大文学家沈约,著成《四声谱》,一种新的诗歌音韵理论—“四声八病”说就此形成,为唐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朝诗人孟郊终于获得了溧阳县尉的官职。他回到故乡武康接母亲去任上,让年迈的母亲也享享清福。临行前的夜晚,孟郊坐在母亲身边,看着母亲满头的白发,看着“慈母手中线”,感慨万千,感动万分。千古绝唱《游子吟》诞生了。
清朝的俞樾赴京赶考,以一句“花落春仍在”营造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意境,让主考官曾国藩眼前一亮,一代经学大师开始了短暂的为官生涯,完成《春在堂全集》五百多卷,开创了人生新天地。
俞平伯在“冬夜”里为现代诗歌掌灯,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给现代散文添彩,以宠辱不惊的姿态把“红学”研究推向一个高度。
这样具有丰富内涵的名字还有姚思廉、管道升、沈铨、沈西苓、赵紫宸……
这些前贤才俊几乎都是游子,他们走出故土,以自己的道德文章和艺术天赋锻造了德清深厚的人文,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着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