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浙江国土

文章导航

深化“亩产论英雄”理念与实践

绍兴节约集约用地走在前

  深化“亩产论英雄”理念与实践

  绍兴节约集约用地走在前

  本报记者  秦正长

  通讯员 孟志军

  作为一个地级市,绍兴因最先在国内提出“亩产论英雄”的理念,而名声大振。此后,该市国土局先后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双保双服务”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单位。目前,绍兴所有县(市、区)均完成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达标任务,成了业界公认的“满堂红”。

  然而集荣誉于一身的绍兴市,却很“低调”。“能把手头上的事情都踏踏实实地干好,就是我们工作最大的亮点。”绍兴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勇一番质朴的话,再一次印证了记者的猜想。

  工业用地竞拍

  变“定项目挂牌”为“定产业拍卖”

  11月9日上午,绍兴市公开拍卖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G26-1-1号地块工业用地,通过激烈竞争,该地块使用权最终由绍兴明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1590万元成交,每亩成交价达86万元。

  今后,在绍兴除重大工业项目外,工业用地公开竞拍将成常态。

  原本出让工业用地,报名不足3家,一般都是转为挂牌出让。然而自2011年起,绍兴市下发通知,变“定项目挂牌”为“定产业拍卖”,工业用地出让原则上一律采取公开拍卖方式。

  据任勇介绍,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先开展对工业用地竞拍试点,因拍卖报名不足3家的,将逐步取消拍卖,不再转挂牌出让。“原本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用地价格约为40万元/亩,实行试点后,将有效提高工业用地单位地价,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一方面抓强化市场调控,另一方面通过税收杠杆,提高使用税。如绍兴县通过“提标准、稳基数、重激励”的办法,适时提高土地使用税标准,从2007年平均4.7元/平方米,提高到目前平均7.3元/平方米,增幅达55%。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2010年起对亩均税收、亩均产值和亩均销售均达到县统一标准或超过10%、20%、30%的工业企业及商贸三产企业,实缴土地使用税中因税额标准提高而增加的使用税县留成部分,分别按30%、40%、50%、60%奖给企业所在镇(街),用于扶持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绍兴市政府近期也将出台调整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标准政策,用经济杠杆倒逼企业促进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和闲置土地腾退。

  由于一系列政策导向的撬动作用,绍兴市的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深入人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绍兴市工业用地的亩均税收从6.2万元提高到7.6万元,亩均投资强度由200万元增加到240万元,增幅在20%以上。

  低效用地“二次开发”

  3年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万余亩

  位于绍兴二环北路的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MALL,广场上车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幅“双11节”的促销海报,在秋日静谧的阳光下,显得分外惹眼。

  眼前这个占地5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家居市场,前身是浙江昌丽和荣邦两家企业。2008年,两家企业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路子,通过引进国际品牌,将现有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商场由3层加高到5层,总投资4.82亿元。去年商场年收益达2000万元。

  这是绍兴市通过扶持产业升级,探索推进低效用地二次开发的典型事例。绍兴市通过退二还耕、退二优二、退二进三等方式,近三年,市本级共为51家工业企业办理了增加建筑面积处置手续,按容积率1.0计,可节约土地622亩。

  为了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进一步深化实践“亩产论英雄”理念,从去年开始,绍兴市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准入制度,对一般性传统产业项目停止供地,新增工业用地指标主要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且必须符合市产业目录。这项开创性的工作,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省国土厅的高度肯定。

  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绍兴市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2749亩,占同期土地供应总量的28%。

  眼睛向内

  “袍江经验”的9种节地法

  开发区是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缺少土地,成为众多企业反映的最为突出问题。

  既是用地大户,也是开展节约用地的前沿阵地。绍兴市领导深谙这个道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开发区节约集约利用水平,2011年,绍兴市政府在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出台了“加强工业用地供应导向、鼓励企业提高建筑容积率、加强工业项目履约管理”等6条政策意见,同时将投资强度调整为320万元/亩,比去年提高100万元/亩,投入产出率在1∶1.5以上。

  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涌现出不少节地典型,并归纳出增容扩建法、规划节地法、增加投资法、存量盘活法、闲厂租赁法、退二优二法、产业升级法、拆迁增地法、履约督促法等9种节约集约用地方法。

  “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载体,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更有针对性。”任勇介绍说。

  绍兴市雅光达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的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正干得热火朝天。这宗28亩土地,原是一家从事废油提炼的公司,周边居民一直反映有污染。2010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土地回购,重新进行“招拍挂”,出让给雅光达照明,土地容积率为1.68。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去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挖潜盘活土地2150亩,预计2年内可累计挖潜3850亩、五年累计可挖潜6700亩。

  今年以来,“袍江经验”还获得了省领导的批示,并在省内推广。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浙江国土 00014 绍兴节约集约用地走在前 2012-11-16 浙江日报2012-11-1600006;浙江日报2012-11-1600010 2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