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中美学者共议科学道德诚信

学术之行 始于诚信

  本报杭州9月23日讯

  通讯员 毛晨怡 记者 陈宁

  学术造假、论文抄袭……近年来,一桩桩“象牙塔丑闻”引起了社会关注。在国内,学术不端的现状有多严重?2001年至2010年,《中国物理快报》发表论文8425篇,被举报有学术不端嫌疑的达22篇。经查证,确有不端行为的达17篇……

  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鼎盛在第三届中美科学道德诚信案例研讨会上罗列了这组数字,“全国每年发表论文几十万篇,由此推算,涉嫌学术不端的论文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研讨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美国科学促进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浙江大学承办。中美学者围绕“科学道德诚信”这一新颖的概念展开了阐释,涉及的主题包括“署名权和名誉”、“利益冲突”、“剽窃和原创作品”、“合作”等。

  那么,科学道德诚信是一个怎样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科研人员为了达到自己晋升、毕业等目的,在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领域内造假。”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美国欧道明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认为:“正是利益冲突,影响了科学家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记得,浙大的一名副教授因涉嫌严重抄袭、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而受到处罚,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国内的高校也纷纷采取了措施。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教授说,2005年1月,复旦大学成立了学术规范委员会,一旦接到举报,学术委员会将组织一个专家委员会进行证据的收集,通过职能部门来公开处理意见。

  “媒体的监督和相关政策的制定,让学术不端行为有所收敛。”饶子和向记者介绍,近几年,教育部、科技部都已相继出台措施,说明国家已经认识到它的危害。学术不端行为是一个世界性的的问题,饶子和说,近期哈佛大学发生的抄袭事件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会上,饶子和带来的两个案例令人印象深刻:我国细胞学、胚胎学创始人之一贝时璋先生一生专心做科研,去世时将所有积蓄共50万元捐给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著名生物化学家邹承鲁一直呼吁重视科学道德,勇敢地和科学作假斗争。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是忠于科学、热爱科学的;他热爱科学,不是为名为利,而是求知识、求真理,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谋福利。”当下学者只有继续遵循老一辈科学家做学问的原则,才能让科学回归诚信。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学术之行 始于诚信 2012-09-24 2734529 2 2012年09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