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天下·中国风

贵州旅游闪亮崛起

  记者 董颖 何鑫

  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旅游业曾经一度深闺紧锁。不过,现在的贵州旅游,让贵州人有了众多值得骄傲的资本:茅台酒声名赫赫、黄果树瀑布闻名遐迩、“转折之城”遵义炫亮耀眼、荔波水上喀斯特森林令人叹为观止、少数民族风情绚丽多姿……

  近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旅游局主办,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全国省报记者“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活动圆满结束。记者经过5天的走访采风领略了贵州“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以文化促进旅游,以旅游传承文化的发展新思路。

  这一路,记者一行参观了贵阳(青岩)、安顺(黄果树)、都匀、凯里(西江)、镇远,实地考察了当地的魅力古镇或代表性风景区。贵州浑然天成的美景等都让记者们赞不绝口。贵州省一位领导说,一个游客进入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消费的不仅是个别景点,而是整个地区、整个城市,是这个城市的现状、历史、自然、人文,是它的有形的展现、无形的渗透。

  很长一段时间内,贵州旅游业不温不火。但是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内强产品、外树品牌等一系列组合拳强势出击,多彩贵州声名鹊起,成为全国旅游坐标中的热名词。

  作为少数民族成份排名第二的省份,贵州聚居了苗、布依、侗、土家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8.98%。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艺术形式、风俗习惯、以及绚丽的民族服饰。随着商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深入,如何保存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成为贵州省政府和旅游部门的头等大事。对此,贵州旅游局副局长李三旗提供了贵州发展旅游的思路:一是把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以旅游促文化,增强少数民族对母文化的自信。其次是有意识地加强文化传承,培养一批少数民族的文化大师,让他们享受国家补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并培养新人;另外还采用了“文化进课堂”的形式,请各地的祭师进入课堂,教育学生。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打造,目前,贵州在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接待条件、旅游可进入性、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全面提升。2011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今年出台的国发2号文件明确把“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作为贵州旅游发展的全国性战略定位。与此同时,经过国家旅游局批准,2013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将在贵阳举办。

  走贵州、看贵州,感受贵州旅游近几年的风雷激荡,春潮云涌,以及贵州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做法,或许,我们可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与借鉴。


浙江日报 天下·中国风 00007 贵州旅游闪亮崛起 2012-08-21 2658254 2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