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天下·中国风

国企改革脱胎换骨

  据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新华社记者 何宗渝 孟华

  从2002年到2011年,国有企业以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7.6%、利润年均增长22%和税金年均增长17.9%的速度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十年间国有企业之所以能稳定高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市场化改革,努力实现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兼容。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经营机制改革、兼并重组、布局结构调整……改革,为国有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人们依稀记得,在1998年前后国有企业最困难的时期,全国三分之二的国有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我们通过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把国有经济集中到了大企业层面,通过政策性关闭破产淘汰了国有大企业中的5000多家劣势企业;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又通过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了企业的外部管理体系,而且不同程度解决了其内部机制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所以这十年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改善是必然的。”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说。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仅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就实现节能4900万吨标准煤,是国家下达节能考核目标的1.8倍;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36.1%,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3.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6.3%,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此外,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定点扶贫、援疆援藏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2008年至2010年仅中央企业扶贫、救灾、公益事业等捐赠就达133.7亿元。

  “在抗震救灾一线,在航天航空一线,在自主创新一线,在‘走出去’一线,在高风险、低回报一线,我们都能看到国有企业的身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说,正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存在,才使我国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掌握着经济主权;正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存在,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才有了抓手;正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存在,我们在应对急事难事时才有了依托。

  国家发改委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说,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国有企业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但必须要依靠深化改革来推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的未来,既不能走西方自由市场道路,也不能走计划经济老路,而是既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又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才能把国有企业做得更好。”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


浙江日报 天下·中国风 00007 国企改革脱胎换骨 2012-08-21 2690187 2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