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杭城马路天使的清凉世界——

累了就来歇歇脚

  记者 翁浩浩 通讯员 孙虹

  本报杭州8月2日讯 中午12时30分,戴大才推着清洁车,走在杭州文三路上。此时,太阳躲在云层后头,但天气还是很闷热。树上的知了声听得人心烦,汗不住地从毛孔钻出来。看到路面基本没有垃圾,戴大才走进文三路上的西溪数码港,在扶梯旁的一张小桌边坐下,拿起一瓶矿泉水,大口大口地喝起来。

  戴大才是杭州西溪环卫所的一名环卫工。他喝水的地方,是最近专门为他和同事们设立的临时休息站。眼下正值盛夏,中午时段更是炎热。为此,西溪环卫所和文三路、教工路的沿街单位联合设置临时休息站,为奋战在高温第一线的环卫工人送上一片清凉。

  日前,记者跟着戴大才走进西溪数码港,迎面吹来习习空调风。来到一楼扶梯右侧的角落,墙边摆放一张桌子,桌上有矿泉水和一个便携式药箱。翻开药箱,里边人丹、矿泉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用品一应俱全。这时,他碰到同事马秀美。两人都是江苏人,分外亲切,边喝水边用方言聊天。一会儿工夫,马秀美被烈日炙烤得通红的脸庞渐渐恢复平静,长发也逐渐舒展开来。离休息站不远,是一家销售液晶电视的店铺。电视屏幕播放着各种节目,成为两人小憩时的节目。

  “有这样一个休息的地方,蛮好的。”马秀美笑着说。她今年48岁,一家四口都在杭州。前不久,烈日当头,她正在做路面保洁,突然感觉胸口发闷。她赶紧到这里喝口水,吹吹空调,很快恢复了体力。“我大热天干活,老公和儿子最担心,我告诉他们中午有地方歇脚,他们都很高兴,也就放心了。”

  记者采访时,正巧遇到西溪数码港一家数码店的员工刘露萍,她对记者说:“环卫工每天这么辛苦,大热天还要扫垃圾,他们很需要社会的关爱。”

  在教工路欧美中心的物管休息处,清洁工方银喝着矿泉水,爽意地用毛巾擦拭脸上的汗珠,享受片刻的清凉。“以前,我是不敢走进来的,中午只能在路边找个树荫乘凉,但还是热得不行。”方银说,物管休息处提供桌椅板凳,环卫所准备矿泉水和防暑药品,她从心底感受到一片清凉。“我在这里找到好几个老乡,大家一起歇脚,心情也好多了。”

  下午2时,正是一天中最热之时。环卫工刘卫青刚刚走进省中山医院传达室,就受到保安们的热情招呼。他把一些清洁用具暂时放置在传达室窗外,然后找了张凳子坐下,边喝水边吹空调。在这里,保安还特地为他们准备了开水。“大家都是做服务工作的,我们能体会他们的辛苦,也愿意力所能及帮上一把。”保安杨子友说。

  “起初,我们还怕沿街单位嫌麻烦,没想到他们也正设法为环卫工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非常乐意提供一个休息场地。”西溪环卫所相关负责人说。眼下,临时休息站越来越多,医院、小超市、药店、银行纷纷加入。

  小小休息站,犹如一个加油站,既给辛苦的环卫工人及时补充体力,也大大降低了他们中暑的几率。在炎炎夏日,用爱心营造一个清凉空间。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累了就来歇歇脚 2012-08-03 2643981 2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