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是误读,还是忽悠

  廖小清

  近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异地高考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很快,教育部信访处官员称此消息是媒体误读,媒体报道异地高考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将适时发布”是误读,正解是“一经国务院批准,将适时发布”。

  异地高考是社会倍加关注的民生大事。前段时间,媒体披露异地高考即将成为现实后,引发社会的一片叫好。就当群众欢呼雀跃时,却被告知是媒体误读,公众的热情瞬间被浇灭。舆论认为,异地高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充满博弈的竞争,正是这类涉及民生的大事,政府部门制订政策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切不可朝令夕改,为所欲为。

  近年来,一些民生消息被公开后,有关方面称是媒体误读,这样的事例已经发生多次。前段时间,人社部称退休年龄延至65岁,引发社会哗然之后,也称是“媒体误读”。就拿此次来说,如果确实是媒体误读,有关部门在事发后早就应该告知公众,而不是保持沉默,等群众跑过去寻找答案才告知。同时,更不能以“媒体误读”、“无可奉告”,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至少应给公众一个合理的答复。

  另一方面,媒体在发布消息时要慎重,严把新闻源头的真实关。同时,有关方面要建立科学而规范的新闻发布机制,保证消息的权威性,而不是你一言我一语,一旦出了问题,就以一句“媒体误读”了事。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是误读,还是忽悠 2012-08-03 2658478 2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