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今日关注

仙居:杨梅树成致富树

  本报仙居7月17日电

  通讯员 张小增 记者 朱海兵

  “今年我家最好的杨梅,平均每颗卖了5元钱。”

  在记者的基层联系点——海拔600多米高的仙居县广度乡王招岭村,村民老王卖掉自家的最后一篮杨梅后,笑得双眼都眯成了一条缝。他指着自家的杨梅树说:“它可真成了我家的‘致富树’。”

  “8万元!”算了一下今年杨梅总收成,起初,49岁的老王自己有些不敢相信。两年前,他家还是连像样的灶台都没有的低保户,他和妻子都有轻微智障症状,家里除了几分田地,就靠几百元的低保金过日子。

  命运的转机,出现在5年前。当时,广度乡开展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基础情况排摸,针对老王家的实际情况,再三权衡,认为杨梅种植增收计划最可行,就免费送给他家50株杨梅种苗,还特地派乡林业站站长陈洪利负责指导。

  一开始,老王觉得这是在“瞎折腾”:“种杨梅能卖多少钱?海拔这么高能种得活?”不过自家的山地荒着也是荒着,在乡干部的劝说下,他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拿去种了。没想到,在陈洪利的悉心指导下,一年后竟然活了38株。

  老王看到希望,开始认真起来,经常主动找陈洪利和杨梅种植大户学习管理技术。乡创业增收工作小组也专门邀请县农技总站和县林业局的专家到他家现场讲学,手把手教他如何剪枝疏果和科学使用有机肥等,还让王招岭村支部书记、杨梅种植大户张必正与他结对。2010年,他家的杨梅陆续挂果,当年就增收3.5万元,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今年,老王家新建了一间砖瓦房,还添置了电视机、冰箱等电器。他说:“下一步,我想参加乡里办的杨梅品种更新计划,提高杨梅的产量和质量。”

  据了解,这些年,仙居县通过实施杨梅梯度开发工程,打破了原来杨梅只能在海拔500米以下栽培的历史。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04 仙居:杨梅树成致富树 2012-07-18 2637875 2 2012年07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