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

省人民医院绿色通道开通一年

看急诊,先诊疗后结算

  本报杭州7月17日讯

  通讯员 宋黎胜 记者 肖国强

  看急诊时,治疗上的分秒之差都有可能造成治疗效果的天壤之别。怎样尽量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尽快给予患者必要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省人民医院给出的答案是:先诊疗,后结算。也就是说,病人到了急诊,只需要填写一些简单的个人资料,经过医生的审核之后,不论有没有带钱、够不够,都能直接进入“先诊疗后结算”的绿色通道。这样一来,无论是挂号、检查还是配药,每个环节都不需要再去排队付费,而是在治疗完成之后一次性付清,由此大大减少了急诊病人花在排队付费上的时间消耗。

  “我们是在一年前推出先诊疗后结算的。”今天,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任蔡文伟博士告诉记者说,一年下来,已经有3000余名急救病人从中受益。

  据了解,这个数据在急诊病人中的比例并不低,省人民医院每年大约有10万个急诊病人,其中大约只有10%左右的急诊危重患者。换句话说,在这些最需要节省时间的危重病人中,大约有30%进入了先诊疗后结算的绿色通道。

  对于病人来说,这就意味着为生命赢得了更多时间。据统计,目前我国急诊每位患者完成一次就诊,花在排队付费上的时间,至少占了病人就医时间的三分之一,这客观上造成治疗上的延误,降低抢救成功率。

  蔡文伟说,根据省人民医院的统计,没有实行这一做法之前,这些病人的首张化验单时间需要30.63分钟,现在仅为21.11分钟;首次用药时间以前需要45.76分钟,现在为24.55分钟,明显提高了抢救效率。

  过去,反复多次排队,漫长的就诊等待时间,很容易增加患者焦躁情绪,引发医患纠纷。现在,根据省人民医院的统计,新的措施推出之后,医疗流程简化,排队时间少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率提高到了98%,医疗纠纷也相应减少。

  先诊疗后付费,病人会不会不付钱就偷偷“跑路”,医院出现“坏账”?在刚推行这一做法时,业内人士也曾因此担心,这种模式能走多远?

  “让我们感到特别欣慰的是,一年下来没付钱就走的病人只有个位数。有一位经济困难的患者诊疗完后,没有结账就不辞而别,但几天后又悄悄回到医院,交上了欠款,确实让人感动。”在对医院一年来“先诊疗 后结算”进行阶段性总结时,省人民医院院长黄东胜深有感触地说,病人的诚信让医院在推行“先诊疗 后结算”的改革措施中,更有信心。


浙江日报 00013 看急诊,先诊疗后结算 2012-07-18 2640842 2 2012年07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