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闻新智

慈善村里那些事

  本报宁波7月16日电

  记者 吴晓鹏

  通讯员 徐可久 刘红霞

  今天上午,租住在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李家129号的戴大妈正为孙子上幼儿园的费用发愁,当地李家村党支部书记陈国云出现在她的面前。“小孩子上学的事千万不能停,学费有困难我帮你想办法补上……”陈国云当即打电话给村幼儿园负责人,协商落实学费之事。

  “我只是租住在你们村的外来户而已,每当我家有了难处,你总是上门来帮我,我打心里过意不去……”戴大妈紧紧握住陈国云的手,泪水夺眶而出。

  2008年,戴大妈一家从江苏连云港来宁波打工,不久丈夫因病亡故,大儿子又在车祸中丧生。陈国云得知戴大妈一家的不幸后,二话没说就自掏腰包送去一笔救济钱。打那时起,陈国云就与这户外来困难户结下“帮扶缘”。春去秋来,用戴大妈的话说:“李家村的每家每户都没把我当外人,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人世间的真情!”

  李家村是个有名的“慈善村”。走进陈国云的办公室,记者在他的办公桌上看到了一本“慈善救助备忘册”,里面记录着村里多年以来的“救助对象”,有残疾人、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助学结对、援助灾区等,有省内的,有省外的,更多的是本市和本村的。陈国云说,平时工作太忙,容易忘事,只好把需要帮助的人和事一一记录在册,空下来时看看,给自己提个醒。因为有些人是需要长期帮扶的,比如有些家境困难的学生,一帮就得好几年。

  “陈叔叔,我妹妹今天拿到大学毕业证书了,头一个来向您报喜。”门口走进来一对姐妹,姐姐叫柳云飞,2009年毕业于宁波某大学财会专业,现已是一家企业的会计;妹妹柳青青刚刚从宁波纺织学院毕业。

  2004年,家住庄桥街道孔家村的父母抛下柳家姐妹不知去向,刚考上大学的柳云飞拖着年少的妹妹,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得知情况的陈国云踏进柳家,牵着这对女孩的手说:“别哭,叔叔会帮你们的,一定会想办法让你们继续念书……”

  10多年来,陈国云以个人名义出资助学百余人,其中对20余名贫困学生进行了全程助学,仅这一项就达158万元。

  陈国云小时候家里也很穷,他说:“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要一辈子积德行善,尽心尽力去帮助那些别人。”他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慈善情怀,时刻感动着身边的人,得到了村民、外来人员、企业员工的信赖和支持。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人的慈善参与率高达90%以上。2010年5月,我省第一家企村联合慈善分会——宁波市江北区慈善总会庄李村企联合慈善分会成立。到目前,该慈善分会的帮扶基金总额已达2288万元,并在区慈善总会的指导下,制定了慈善分会管理办法……

  “这些年村里对慈善款的使用公开透明,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大家的信任与放心,才会有如此捐款热情……”陈国云对慈善事业充满信心。


浙江日报 人文·朝闻新智 00014 慈善村里那些事 2012-07-17 2638947 2 2012年07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