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闻新智

“蛟龙”号背后的浙江人

  本报青岛7月16日电

  记者 叶玉跃

  今天上午,“蛟龙”号缓缓靠岸,青岛奥帆码头迎接的人群中,有人轻轻擦了一把汗。他就是“蛟龙”号海试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金建才,此次“蛟龙”号核心指挥层里唯一的浙江人。

  初识金建才是在“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出发仪式上,老乡见老乡,聊得很开心。时隔一年,金建才在码头的人山人海中,一眼又认出了我,离老远大声跟我打招呼,“小老乡,你来啦。”

  1984年离开杭州的国家海洋二所来到北京,这一晃,20余年过去了,金建才的浙江海宁口音有些不纯正了,倒多了些京腔。

  回顾“蛟龙”号长达10多年的研制和海试阶段,金建才感觉一切历历在目。

  这次“蛟龙”号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诸多记录,“但这只是第一步。”金建才说,我国今后将积极推进发展系列载人潜水器,“到时候,就可能有‘蛟龙二号’、‘蛟龙三号’等一系列不同深度级别的载人潜水器,同时积极发展无人深海潜水器,包括缆控潜水器和无缆自治潜水器,从而提高我国深海运载技术与装备的整体系统配套能力和作业保障能力。”

  来自浙江的科研人员,还有随“蛟龙”号一起出航的刘诚刚,也来自国家海洋二所。刘诚刚此次主要负责“蛟龙”号的样品现场处理、生物识别,看看是否能发现新的物种。

  1977年出生的刘诚刚,2000年毕业来到海洋二所,跟着“大洋一号”,跟着“雪龙号”,“南征北战”,至今出海次数多得记不清,但这次“蛟龙”下潜他最为激动。“这是一次全新的航行,前人没做过的,每一次下潜都是一种突破。”

  “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6次下潜,刘诚刚印象最深的却是第3次下潜,也就是下潜到6963米。“这是我们第一次抓到海参,去年5000米海试就想抓,让它们逃掉了,这次好不容易抓起来。”


浙江日报 人文·朝闻新智 00014 “蛟龙”号背后的浙江人 2012-07-17 2639614 2 2012年07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