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工业强省·互动

朱卫江:建设“工业强省”
需要创新思路

  ●“工业强省”应避免单纯地“就工业论工业”,要跳出工业来看工业、抓工业,特别是注重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联动推进,注重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工业强省”应放到国际、国内的比较分析中去把握,更好地明确自身的定位和目标。

  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两富”的现代化浙江,这是引领我省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工业强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和抓手。在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工业强省”建设需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更加突出理念创新,以新的视野来领会“工业强省”的丰富内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很多市县就提出了工业兴县、工业立市的概念,现在再提“工业强省”、“工业强县”决不是简单的重复老路,而是对其的再深化再创新。就如同美国等发达国家推进 “再工业化”一样,是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与产业化,制造与设计、与服务、与网络的融合,寻求工业和制造业的新发展,走出工业化的新路子。“工业强省”应避免单纯地“就工业论工业”,要跳出工业来看工业、抓工业,特别是注重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联动推进,注重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工业强省”应放到国际、国内的比较分析中去把握,更好地明确自身的定位和目标。

  二是更加突出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导向,以此引领“工业强省”建设。产业融合创新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工业与服务业,还是工业内部,融合创新会带来新的动力和空间。在行业选择上,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附加值,关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仔细分析德国的制造业,他们有高端的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也有与我们一样的橱具用品、五金行业,但产品的附加值远远要高于我们,这后面支撑的是高新的材料、优秀的品质和著名的品牌。

  三是更加突出人文建设,以文化创新激发“工业强省”建设的活力和动力。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是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有机统一。“工业强省”建设也需要文化、精神和制度的系统集成。要创造良好环境,鼓励企业家树立坚定的发展信念和信心,走创新发展、建百年企业之路,引导员工与企业共创价值、共同发展。我们只有形成良好的人文土壤,工业才可能出现更为长远的强盛格局。

  四是更加突出创新发展,探索适应时代、符合实际的“工业强省”建设之路。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重视在研发投入的有效性,技术联盟的发展和技术工人的职业培育、素质提升等基础性领域取得实效,积极推进技术、品牌与标准建设,提升“浙江制造”整体形象。可以在若干优势行业领域和产业集群,以标准先行,技术和工艺改进为基础,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为重点,推进“浙江制造”的形象设计和推广,带动广大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探索“浙江制造”发展的新路子。


浙江日报 工业强省·互动 00019 朱卫江:建设“工业强省”
需要创新思路
2012-06-27 浙江日报2012-06-2700016;2608762 2 2012年06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