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浙江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大型美展开幕

绚丽百花开沃土

  本报杭州5月22日讯

  

  繁花似锦,美不胜收。今天,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省美协、浙江美术馆承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百花沃土浙江省美术作品特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特展以文献梳理、经典再现的方式,呈现了70年来浙江美术界对《讲话》精神的理解和践行。展览由开篇和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峥嵘岁月》(1940年至1948年),主要展现的是《讲话》发表后浙江美术界胡一川、罗工柳、董希文等27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这个时期,延安和各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掀起学习《讲话》、实践《讲话》的热潮,积极开展整风运动,大批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工厂、军营,与工农兵打成一片,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美术作品。

  第二部分《万山红遍》(1949年至1977年),呈现新中国成立后,肖峰、方增先、顾生岳、梁平波、赵延年等56位美术家秉承《讲话》文艺方针创作的经典作品。

  第三部分《百舸争流》(1978年至2011年),呈现改革开放30年来美术界对《讲话》精神的解读和追循。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代表有冯远、许江、刘健等28人。

  特展共整理展出了111位艺术家的相关文献,反映了艺术家对革命事业、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体现出他们以现实生活为不竭源泉的艺术创作理念,强调生活源泉“沃土”对艺术创作“百花”的培育。

  走进《峥嵘岁月》,眼前再现了一幅激动人心的画面——胡一川、沃渣、江丰等青年美术家先后奔赴延安,并相继成为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的师生,共同学习和工作。他们有的出生于浙江,有的曾就读于国立杭州艺专,有的之后成为杭州艺专的教师。他们抱定了献身艺术并以文化抗敌救国的信念,不仅铸成了延安文艺队伍的中坚力量,而且奠定了中国美术学院及浙江美术界的革命文艺传统,薪火相传,血脉不断。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新中国成立,艺术家面临如何反映迅猛的社会变革和火热的现实生活新课题。从旧社会过来的传统画家,以及在新中国接受美术教育的年轻画家,通过学习《讲话》精神,懂得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求索。潘天寿、陆俨少、诸乐三等画家深入生活后创作的作品,有力矫正了传统山水、花鸟画的孤芳自赏和荒寒气息。而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等结合传统笔墨技法和写实造型能力所开拓的“浙派人物画”,在吸取传统绘画精髓的同时,摆脱西方写实绘画的束缚,敏感地契合于时代生活,他们的作品成为解放后中国画服务于社会,反映新生活的经典。

  浙江美术学院于1954年创办了版画系,培养出众多人才,使版画艺术嬗递相传,前后辉映。在美术题材和形式上,延安和其他解放区所兴起的表现革命领袖、英雄劳模、革命战争的题材,也成为解放后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范围。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不可否认,在20世纪中叶这个‘百舸争流’的年代,浙江无数的美术工作者怀着无比虔诚、真实的创作热情,秉持和遵循《讲话》精神,践行着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准则,与时代同行,创造了一大批承载历史、烙印时代的伟大艺术。”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以来,他们依然受《讲话》指引,热情表现生活、讴歌时代。他们对社会和人民的热爱,对艺术和人生的真诚,是我们这个时代高举的标杆。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绚丽百花开沃土 2012-05-23 2453131 2 2012年05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