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这些年,美剧渐行渐远

  吴孟婕

  每年的春夏之交,是美剧暂停更新的“空窗期”。当地时间5月21日,被誉为“荧屏史上最尖酸刻薄也最有魅力”的豪斯医生又将挥起手中的拐杖与观众道别。与以往不同,这个告别是永远的。无独有偶,就在一周前,曾创下过全球收视率纪录的ABC招牌剧《绝望的主妇》也以两集连播的方式献上大结局,为“紫藤街主妇”的辉煌时代画上了句号。

  “还记得大学英语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放《绝望的主妇》的情形。8年很长,很多角色的生命没能贯穿全剧,但我们却随着‘主妇’渐渐走向成熟。”该剧铁杆粉丝夏小暖在微博上写道。美剧虽从未占据过国内荧屏的黄金时段,但对中国观众来说却并不陌生,它释放的能量也绝不仅仅是“伴随”而已。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大西洋底来的人》和《加里森敢死队》一度引起轰动;此后,反复播出的《豪门恩怨》和《成长的烦恼》进一步拉近了中国观众与大洋彼岸的距离;进入21世纪,网络为美剧的流行提供了载体,甚至催生了“字幕组”这一新职业。从讲述“快乐单身汉”故事的《老友记》到透视恋爱婚姻观的《欲望都市》,从寓教于乐的《生活大爆炸》到浓缩欧洲历史的《都铎王朝》,除了情节紧凑、制作精良,其在实用性和功能性上也与观众做到了合拍。

  但是这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美剧,大多已成为绝唱。2009年,《越狱》终结,《急诊室故事》停止心跳;2010年,《迷失》不再回归,《丑女贝蒂》离去;2011年,“罪案”系列被永久封存;紧随“医生”和“主妇”之后,《CSI纽约》、《绯闻女孩》也拟作告别,收视越来越惨淡的《危机边缘》被预言挺不过第五季……

  其实,早在2008年美国编剧大罢工之时,美剧的衰退已初露端倪。此后,大量的电视剧编剧开始转向能带来更高收益的电影市场,而各类脱口秀节目、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出现也对有限的荧屏空间造成了巨大冲击。根据AC尼尔森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即使考虑人口增长的因素,目前固定电视观众已减少约3000万人次。

  除了电视剧市场的萎缩,还有一项“游戏规则”的作用不容忽视:美剧的互动性很强,不管剧情发展到哪一步,只要收视率不能令人满意,就难逃被终结的命运。以《绝望的主妇》为例,该剧第8季仅吸引了850万观众,不到第一季的三分之一。不久前,美国《电视指南》杂志评选出一份“又臭又长”的美剧名单,《犯罪现场调查》、《实习医生格蕾》等榜上有名。和一些国产剧的处境类似,拍续集虽能借势,但若一续再续,人物看厌了,桥段用滥了,便难逃“重复”和“荒诞”的掣肘。

  在本土越来越不受宠的美剧,在中国的日子也开始不好过。尽管现在人人、破烂熊等美剧字幕组的翻译速度比当年快了不少,但字幕的下载量却减少了30%以上。这是否意味着,美剧将走入一场更漫长的告别?见仁见智。但在这些年一起追美剧、甚至从未谋面的观众心里,答案一定不只“是”与“否”那么简单。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这些年,美剧渐行渐远 2012-05-22 2452266 2 2012年05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