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之路石雕
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学生生活区的主干道中央绿化带中,西迁之路浮雕陪伴着学子们晨出暮归。石雕建于1997年,画面生动地再现了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办学历史。
1937年7月,日本侵华战争爆发,8月日寇进攻上海,杭州危在旦夕。为了坚持办学,保存将来的国家复兴力量,1937年9月,竺可桢校长毅然率领全体师生踏上西迁之路。一迁天目山、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四迁贵州遵义、湄潭。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最终举校迁至贵州省遵义、湄潭,并在当地办学6年有余。
1945年8月抗战胜利。1946年5月,浙大师生取道贵阳、长沙、汉口、上海回到杭州。浙江大学的“文军西征”,在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中坚持办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取得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成果,又在大西南半壁江山播下了科学文化的种子,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的缩影,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浙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