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人文世界·文化志

舟山锣鼓
定海强音

  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精瘦干练,在暮色的衬托下,眼前的高如丰仿佛从金庸小说里走出来的武林高手。事实上,这位76岁的老人的确深藏不露,他身怀的,是“敲锣打鼓”的绝技。作为白泉“高家班”谱系(1)(2)的第二代传人,在“江湖”中,高如丰被尊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文字之美,因文而彰,乐音亦不外乎如是。一阵寒暄之后,十几名乐手纷纷就位。与高如丰年龄相仿的翁有土调试着手里的三弦,显得有些兴奋:“老伙计们聚在一起不容易,长久不练,有些手生了。”但合奏几遍之后,就算是外行人也听得出,那锣鼓阵阵、丝竹潺潺明显流畅多了,刚柔并济,似一股海风扑面而来。

老面孔

  时间退回到2007年9月。“咚!咚!咚!”定海区白泉镇文体活动中心的一间大教室里突然传出了大动静,“国遗”故乡拉起了一支原生态舟山锣鼓。

  起初,不时有村民走过来,好奇地隔着窗张望,日子久了,他们也悟出些门道:“老高手中的乐器叫武锣,敲起来音调蛮高。”而当鼓点速度加快,锣手急挥锣棒,排鼓、排锣(3)的乐音如疾风骤雨般倾泻而出时,他们会懂行地跟旁边的小孩子解释:“这是回港渔船欢庆丰收的场面。”也难怪,祖祖辈辈靠东海吃饭的渔民对这种激昂与细腻相映照的“海洋化”旋律音调有着天然的亲切感,那锣鼓声里,有传统,有故乡,也有魂牵梦萦的家。

  在活跃在当地民间的20多支舟山锣鼓演奏队里,这支由高如丰领衔的16人队伍显得有些“另类”——平均年龄最大,表演形态最不花俏,敲打的都是最原汁原味的传统锣鼓曲目。虽然都是“老面孔”、“老一套”,但高如丰心里挺笃定:“非遗传承,不就是要守住这个‘老’字吗?”

  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有代表性的传统锣鼓曲目早已面目模糊,“听起来总好像有点不对味儿。”这时候,高如丰就会念叨起自己的大哥、已故的舟山锣鼓著名演奏家高如兴,“只要跟锣鼓有关的事情,问他准没错。”

  自高如丰四五岁起跟着父亲的“高家班”四处讨生活,大哥一直是他的榜样。从二胡、板胡、扬琴、笛子到各种锣鼓,民间乐器的“十八般武艺”,高如兴样样精通,行走江湖间,还与父亲一起创新出一套“点子”丰富、唱念做打俱佳的打击乐演奏技法。

  当时,说起“高家锣鼓”,方圆百里无人不晓,每逢出会(4),只要高家班的锣鼓一响,围观的人群便将乐队行进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至于那鼓棒翻飞中的美学意义,则一直到外来专业学者进入后,才慢慢被发现,被赋予。

  新中国成立后,“高家班”的吹打才艺引起了当时驻白泉一带的解放军战士文艺演出队的注意,那些新音乐工作者们三天两头往高家跑,与高家父子一起切磋锣鼓技巧。1956年,一首以高家祖传细敲粗打锣鼓点子为基础、“三番锣鼓”(5)为核心的吹打乐曲《舟山锣鼓》在“专业”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编写完成,3年后,由解放军前线歌舞团带到了奥地利维也纳,在第7届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获得世界民间音乐比赛金质奖。外国专家对中国锣鼓不陌生,但舟山锣鼓的绝妙之处在于丝竹乐的加入,一下调出了江南的韵味,一位评委在评语中写道:“浑然天成。”自此,“舟山锣鼓”正式向全世界亮出了自己的响亮名片。

  文革后,舟山市群艺馆响应文化部抢救民族民间音乐的号召,负责对舟山锣鼓的挖掘记录工作。一连几年,30出头的群艺馆音乐干部何直升一有空就“缠”着高如兴给他讲故事,细致到连一个音符、一个方言词的说法都反复求证。

  直到今天,谈起与老高师傅的这一段“忘年交”,何直升仍然感慨万分:“他是出了名的肯钻研,他总跟我们说,舟山锣鼓要打出名堂,首先要打出渔民的生活气息。”

新颜色

  高如兴用一生实践着这种简朴的理想。在一段视频采访资料里,他讲述了自己的一次采风经历:“一年冬汛期,我随渔船出海,船上的一面太平锣引起了我的注意,不管是风暴灾难还是丰收回港,渔民都会敲响它。”能不能用它生成锣鼓点子的新曲调?等不及下船,高如兴就动起了脑筋:“如果完全按习惯,仅敲两三锣还欠气氛,我一点点试着把节奏加快,效果就出来了。”

  高如兴最擅长的是排鼓。在专家学者眼中,他的技巧虽不至于“独步武林”,但艺术表现力确实让人折服,用何直升的切身体验来说就是:“跟高师傅一起表演,不知不觉就会被他脸上生动的表情感染,连动作都会变得特别舒展协调。”外行人看热闹,只要高如兴一上台,老百姓就叫好,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的个人和文艺团体络绎不绝。尽管被誉为“一代鼓王”,但高如兴从不摆架子、唱高调,听说有人打着他的名号去外地巡演,他只淡淡地说:“用我高如兴的名字没关系,就怕技术不过关,砸了舟山锣鼓的牌子,那我可成千古罪人了。”

  在高如兴、高如丰、程清福、陶根德、何直升等舟山锣鼓代表性传承人的不断推动下,当地政府文化部门的关注、扶持下,自20世纪90年代起,踏海而来的舟山锣鼓进入了振兴阶段,通过源源不断的民间交流、比赛、展示,震耳欲聋的中国渔家交响曲响遍了世界的角落。2006年,喜讯传来,舟山锣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更令人欣慰的是,在定海,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主动走近非遗,接过了传承的锣鼓棒。

  许立思不过十五六岁,但一手排鼓已经打得出神入化,颇有老前辈高如兴的风采。早在2007年,她就作为定海海山小学校民乐队的主力队员参加过“中国奥运之光”儿童精英艺术团巡回演出,在美国曼哈顿中央公园打响了舟山锣鼓名曲《渔娃乐》。经常有人好奇,一个小姑娘为什么会喜欢排鼓这样的“土”乐器?她回答得很干脆:“热闹,过瘾,好玩!”

  但在高如丰、何直升心里,对舟山锣鼓的传承、保护,不仅是“做一场热闹”那么简单。时代在变,生活在变,舟山锣鼓要不要变,怎么变?早在白泉原生态舟山锣鼓队成立初期,高如丰就想过这个问题,但后来,他和队员们一合计:“改革的事情还是交给年轻人去做,我的任务是在有生之年多带几个徒弟,把舟山锣鼓的传统一代代传下去。”对此,何直升也一直在思考:“高如兴师傅说过,舟山锣鼓一定要出新,但如果走得太远、太快,脱离了基本框架,也就丢了‘魂’,所以一定要慎重。”退休后,何直升把编写《中小学生舟山锣鼓组织与训练》丛书的计划提上了日程,把推广传统文化的美好愿望寄托于基础教育——“不知道这条路行不行得通,但总得试试。”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文化志 00020 舟山锣鼓
定海强音
2012-05-11 浙江日报2012-05-1100007;浙江日报2012-05-1100009;浙江日报2012-05-1100014 2 2012年05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