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人文世界·文化志

千万毛中选一毫

  走进湖笔厂一栋4层楼的老房子,但见窗明几净,制笔车间并没有想象中的忙碌和喧闹,排成直线的工人各自作业,井然有序。空气中弥漫着胶水、羊毛、木料混合的味道,墙上贴着各道工序所要注意的事项。

  湖笔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时羊毫晋时旺,羲之七世露锋芒。不是善琏多巧匠,哪来湖颖笔中王……在湖笔的发源地——善琏,我们听到了许多关于湖笔的故事,蒙恬造笔就是其中之一。

  据传,秦大将蒙恬和妻子在善琏发明并改良了毛笔,制成“湖笔”。当地的村民为了纪念蒙恬,人们将环绕小镇的河改为蒙溪,还建造了蒙公祠。每年善琏人都要聚到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以表达对造笔始祖的纪念。

  犹如门前溪水,从此一支支湖笔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流出。湖笔选料精细,制作精湛,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色,号称“笔颖之冠”。“狼毫不是狼身上的毛,而是取自黄鼠狼的尾巴;羊毫产自长三角地区,一只羊最多只出4两……”羊毛经过脱脂和浸泡,在入行30年的熟练笔工王晓华手中已经有了笔头的雏形。她从中挑出无锋的杂毛,用右手大拇指和刀片一起把它夹掉,日积月累,她右手的大拇指关节已磨出厚厚的茧。

  我们将手伸进盆中,冰冷的刺激和混杂着羊毛所带来的瘙痒,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王晓华赶忙在盆里为我们加了点热水,这也是她在寒冬初春时,唯一“改善条件”的方式。尽管师傅悉心指导,但我们挑出来的“羊毫”,依然满是杂毛。

  “湖笔最擅长做羊毫。北方太冷,山羊毛太软,没有锋。我们浙江上虞和江苏的无锡、南通一带的山区,山羊春天吃草,冬天吃桑叶,这样的羊身上的毛含蛋白质多,又嫩又细。”王晓华说,“只有这些地方的羊毛才会有一段半透明有韧性的锋颖,有锋颖的毛笔才能写出锋韵。”

  除了羊毫,善琏湖笔厂还产有兔毫、狼毫等诸多品种,并按不同的质量和长短被分成10多个等级。千余年前,白居易的一句诗贴切地描述了制笔过程的繁琐:千万毛中选一毫。

  除了用水盆浸外,梳、落、拨、抖、连、拣、装、刻……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经过长期的操练才能得心应手。所以,笔工每个人只学一两道工序,做水盆的只学水盆,择笔的只做择笔。所以湖笔厂的工人,绝大部分人,守着自己的一道工序,一干就是一辈子。

  年近60岁的翁其昌每天坐在固定的位置,戴着老花眼镜在笔管上刻字。这一坐,就是30多年。祖传的技艺,加上30多年的磨炼,他已是厂里仅有的3名湖州市工艺美术师中的一员。在一支长10多厘米,直径不到2厘米的笔管上,半天时间,他可以刻一篇300多字的《兰亭集序》。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文化志 00021 千万毛中选一毫 2012-05-11 浙江日报2012-05-1100011 2 2012年05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