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向延安

全力呼唤生命内核

  70年前,毛泽东同志针对中国革命文艺的发展问题两度发言,写作并发表了这篇重要讲话。《讲话》直接影响了解放区的文艺创作,艺术家们“从劳动与土地结合过程中去找寻构图,在民主的阳光下去发现色彩。”文艺创作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新题材,并在艺术的民族化、大众化与多样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新中国成立后,《讲话》精神指引下的中国革命文艺不断出现新的创作高潮,直至今日,它仍然是指导文艺创作不灭的灯塔。

  70年过去了,不可否认,当今社会,是各种理论逐渐祛魅的时代,《讲话》也逐渐褪去其特定历史阶段的革命性和政治性。我们今天重温和纪念《讲话》,面对的早已不是延安的烽火战争,我们所面对的是全球化时代视觉文化的整体视域。科技的发展,电子媒体和影像技术的翻新,一个新的图像时代正在改变着今日的文化生态,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艺术生产方式。仿像盛行,缺乏原创的复制大行其道,它们威胁着人类思考的根基。艺术所牵连着的生命世界的诸种存在意义,以及在这个意义上存持的精神深度的价值正日渐式微。在这样的境遇中,我们祈望通过“人与生活同在”的直观体验方式,冲破表象化的肤浅和仿像的合围,重寻艺术的生动的感性方式,把艺术行为中思与诗的精神可塑因素最大量地释放出来,重构丰富多样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在被图像的包围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对艺术家,尤其是青年艺术家大声呼唤:回到生活,回到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去。“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正是70年前《讲话》所蕴涵的核心精神。

  面对生活,我们要全力呼唤以身“体”之的生命内核。在今天正在发生的文化变迁中,太多的所指变得似是而非,太多的能指变得扑朔迷离,太多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出现了延异的现象,这使得话语的建构充满了陷阱。其中最大的陷阱是空泛的多元话语所可能促成的主体的碎片化和感受力的式微。因此,我们一方面呼唤回到生活,另一方面要从“体象”的角度来建构话语,强化艺术感受力。体象,“体”,指可见的形体,又指可感的肉身经验。当我们说“体察”之时,代表了本人的介入,本人的置入,本人的植入。只有本身本心的植入,才能有所体察。“体”所描述的是一种生命的同一性,一种由肉体的此时此在的植入而兴发感动的融通之力。通过艺术的直观过程,来调动身体所独具的生命的融通,这是艺术创造与感人的秘密。“象”不是独立于对象与主体之外的第三者,而是包蕴了主体与对象在其中的此时此在的生命形式。“体象”是一个直观的生成过程,也是缓慢经历着的生命铸造过程,这种缓慢的体验与直观的生成所共同要求的亲历亲证正是艺术的核心。

  今天中国文艺的发展面对图像化、全球化和大众化的背景,担负着多重重建的使命:在视觉文化的整体视域中,重建文艺的力量;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视域中,重构中国文艺的形象;在大众化、城市化的文化生态研究的视域中,重塑文艺的信心和责任。这多重文化研究视野中的重建使命,它们杂糅而蔓生,超出了我们以往的视觉经验;它们交叠而互动,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契机和观念性支持;它们纵横交错,构成了文艺发展思考的策略性的规划蓝图。面对文化的困境,作为当代的文艺工作者,要以《讲话》的精神作为指引,要以热切的学术激情,思考文艺的时代命题,以令人关注的责任精神,担当文艺发展的重责,引领正气。我们要提倡思想的大格局,人生的大追问,社会的大关怀,要大力提倡艺术思考的深度和考察的深度,从更广阔的视域中,担当起艺术为人民服务的重任。

  70年倏忽一瞬,我们当今的文化建设已经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建设的任务、目标发生了变化,但是《讲话》中关于文艺创作的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仍然闪耀着理论的光辉,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向延安 00018 全力呼唤生命内核 2012-05-11 2433112 2 2012年05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