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理论视野

科学发展、
转型升级
的萧山样本

  萧山区一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区)前列。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民营企业、壮大经济实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省内外同类城市刮目相看的骄人业绩。同时,由于萧山经济体量很大、传统产业比重较高,因此经济社会转型提升的任务很重,尤其是2008年以来面对延续至今的国际金融危机,萧山如何应对,是包括笔者在内的经济界、理论界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最近,笔者就此进行了一些实地调研,不仅打消了原有的疑虑,而且增强了对萧山经济社会发展美好前景的信心。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萧山最突出的两大成果:一是转型升级亮点纷呈。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双轮驱动,既各有其道,又相互融合;民营企业与国企、外企相得益彰,既发挥了民企的独特优势,又吸收了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长处,并形成了以国内外知名企业(世界500强大企业)为龙头、优势成长型企业为支撑、苗子型企业为后盾的三级企业梯队体系;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成为萧山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支“生力军”。二是“四大建设”功能凸显。“四大建设”是我省落实“两创”总战略的具体抓手,萧山在建设大平台,发挥载体功能;引进大项目,发挥抓手功能;培育大产业,发挥中坚功能;做强大企业,发挥主体功能方面已经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萧山作为我省县域经济创新引领、转型升级的样本,对于我们总结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谋划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1、省委“八八战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浙江实际,体现了“富民强省”目标的一贯性,必须继续坚持、发扬光大。改革开放以来,萧山逐步实现了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大区进而向都市强区的转变,人民生活由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继而向全面小康迈进。萧山的实践表明:在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上,必须坚持以“富民”为本、为先、为重,准确地把握“富民”与“强省”(强户、强企、强村、强镇、强县、强市)的辩证关系。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的经济发展,以“富民”为目的,以强户、强企为起点,通过强村、强镇、强县、强市,取得了“强省”的结果。可以说,“富民强省”是“浙江模式”的核心、灵魂和主线。“富民”的过程,就是人民创造财富、拥有财富的过程,只有民富才能省强;省强了,各项惠及全民的公共事业才有强大的物质保障,“富民”才有坚实的基础。

  2、应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上的多方面需求,最大程度地体现人文关怀和发展的人本性。萧山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的发展目标,力求让广大人民群众“人有宜业、住有宜居、身有宜保、暇有宜乐、求有宜应、心有宜托”。这一目标体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是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正确选择。萧山的实践表明,我省在率先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良性互动,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富。

  3、发挥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大力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围绕“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宏伟目标,着力打造“创新浙江”。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资源要素制约等难题,萧山之所以能够保持“全市领头雁、全省排头兵、全国先行者”的位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人才作为根本,把科技作为关键,依靠人才支撑、创新驱动,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萧山的实践表明,在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争取提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面对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和瓶颈,我省更应将创新放到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通过全方位的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产业创新、理论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努力把浙江打造成创新综合指数高、科技进步贡献率高、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对内对外开放度高,依靠各项创新形成强大竞争优势的创新型省份。

  4、坚持走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萧山区委、区政府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优化“东兴、中优、南秀”的发展布局,推进“一心三区七新城”建设,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和村庄布局规划,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新农村示范村、特色村、精品村和中心村创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互动发展、协调发展。2011年底全区城市化率达6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6年的2.01缩小至2011年的1.97,远低于全省2.37∶1和全国3.13∶1的平均差距。萧山的实践表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我们既有必要、也有能力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杭州市委的部署,切实解决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建立和完善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新体制、新机制。为此,既要在资源配置和政策投入上对重点区域和产业实行倾斜,以集聚化手段实现集约化发展;又要保持城乡发展协同共进,使发展水平的相对差距逐渐缩小,走城乡非均衡协同发展之路。

  【作者为浙江省特级专家、省科技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4 科学发展、
转型升级
的萧山样本
2012-05-11 2438214 2 2012年05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