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阅读会

真诚何伟,真诚《江城》

  张吉人

  经过去年一整年媒体和书友的推荐,想必很多读者已经读过《寻路中国》,并且对它的作者,《纽约客》第一任驻北京记者彼得·海斯勒,有所了解了。这次,我作为他的责任编辑要向读者介绍他的另一部纪实力作,《江城》。

  我们知道,从1996年到2007年,海斯勒在中国待了10年,写了三本跟中国有关的书。《寻路中国》是“三部曲”的完结,而《江城》,则代表了这一切的开始。

  1996年,彼得·海斯勒作为美国“和平队”的志愿者来到四川的小城涪陵,并在当地师专的英语系任教两年。两年时间,海斯勒似乎通过一个内陆小城触碰到上世纪末中国社会的巨变与骚动,同时,也拥有了另一个未发现的自我:一个名叫“何伟”的美国青年。

  2001年,叙述涪陵生活的《江城》在美国出版了,稳步进入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并被多家西方媒体和大学列入观察当代中国的必读书目。可以说,《江城》是何伟职业写作生涯中至为关键的一步,没有它,就没有后来的《寻路中国》。

  在《江城》中,何伟记录了他所遭遇的那些“大事件”:邓小平逝世、香港回归、三峡大坝工程、国企改制等等;同时,他又用更为丰富的细节讲述了师专中的学生、老师,教堂里神父、面馆的老板等“小人物”的生活故事。同《寻路中国》相似,何伟幽默而真诚的书写将这些“小人物”推到前台,成为了主角和焦点。有趣的是,正是从这些细腻而平淡的生活故事中,那些退回为背景的“大事件”和那个抽象的当代中国形象,获得了一种重新理解和解读的可能。

  在涪陵,何伟学会了中文,收获了友谊,融入了中国。跟《寻路中国》冷静成熟的笔调不同的是,《江城》中的何伟,显得有点青涩、稚嫩,但又特别真诚。正是这种真诚,让人理解《寻路中国》中他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感情究竟从何而来。何伟自己说过,在中国有两个地方给他家的感觉,涪陵就是其中之一;在涪陵的两年生活仿佛一种重生,让他真正变得成熟起来。

  作为何伟的责任编辑,我觉得他是一个既有很强原则也有很强弹性的人。当初我们看上《寻路中国》后,马上又向他买下了《江城》,主要原因是因为我看了稿子后觉得他不仅具有良好的感觉,而且表达与叙事功力也很深,后来在与他的接触中了解到,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时所受的学术训练给他后来的职业打下了相当深厚的基础。

  所以,记录了种种成长体验的这本书,从某种程度而言,更像是何伟本人的“半自传式”作品。《江城》,是我们重新发现中国的开始,也是我们真正理解何伟的开始。因为之后良好的合作关系,何伟在《纽约客》专栏集结的新书也将于今年9月会在我们社出版,也会由李雪顺翻译,当然,也会由我来做责编。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阅读会 00018 真诚何伟,真诚《江城》 2012-04-20 浙江日报2012-04-2000010 2 2012年04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