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以《父》的名义

  陈子善

  中国素来是散文大国,古之文章,已传唱千世。而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篇佳作,亦不胜枚举。散文一体,论者尽有不同解释,但涉及风格之丰富多样,语言之精湛凝练,名家又皆首肯之。因此,在时下“图像时代”或曰“速食文化”的阅读气氛中,重读散文经典,便又有了感觉母语魅力的意义。我与蔡翔先生一起主编的《中国现代经典美文书系》囊括了鲁迅、茅盾、郭沫若、老舍、郁达夫、朱自清、林语堂、梁遇春、冰心、张爱玲、张恨水等诸多现当代散文大家的经典名作,是中国散文的一次汇集,我们能够领略各位作家独特的写作风范,品味经典。这些按主题分为:《父》《兄》《师》《友》、《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河》《湖》《海》、《醉》《生》《梦》《死》等,含英咀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中国现代散文名篇进行一次整体的梳理和分类。

  《中国现代经典美文书系:父》为其中一册,以“父”为主题,却不似人们惯常所想那样以“母”为主题,是我出于人生经验的一个考虑,我自己就是个父亲,我的儿子也会做个父亲,父亲通常比母亲更内敛更理性,但不代表比母亲爱得少。朱自清的一篇《背影》令多少人动容,感受父亲深沉之爱,但父爱的厚重还在其理性的引导。香港主持人梁继璋给儿子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儿:写这备忘录给你,基于三个原则:(一)人生福祸无常,谁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还是早一点说好。(二)我是你的父亲,我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三)这备忘录里记载的,都是我经过惨痛失败得回来的体验,可以使你的成长少走不少冤枉路。……最后,我不会要求你供养我的下半辈子,同样的我也不会供养你的下半辈子,当你长大到可以独立的时候,我的责任已经完结。以后,你要坐巴士还是开奔驰,吃鱼翅还是粉丝,都要自己负责。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都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而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则是对父权压制人性之反思。以爱的名义,尤其是以父的名义,可以行出许多美事,也可以行出不美的事来。鲁迅说过,我作这一篇文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又因为中国亲权重,父权更重,所以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我知道我辈和读者,若不是现任之父,也一定是候补之父,而且也都有做祖宗的希望,所差只在一个时间。为想省却许多麻烦起见,我们便该无须客气,尽可先行占住了上风,摆出父亲的尊严,谈谈我们和我们子女的事;不但将来着手实行,可以减少困难,在中国也顺理成章,免得“圣人之徒”听了害怕,总算是一举两得之至的事了。所以说,“我们怎样做父亲”。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以《父》的名义 2012-04-20 浙江日报2012-04-2000008 2 2012年04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