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以“两创四敢”为动力

舟山加快建设“四岛一城”

  本报讯 今年一季度,舟山港域完成货物吞吐量7894.28万吨,同比增加5.55%,创舟山港域单季度吞吐量历史最高纪录;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9357标准箱,同比增加223.17%。其中煤炭、石油、矿石等大宗商品吞吐量均大幅增长。

  港航物流业的提速,是舟山群岛新区加快推进的一个生动缩影。最近闭幕的舟山市第六次党代会描绘的蓝图是:通过若干年努力,加快建设国际物流岛、自由贸易岛、海洋产业岛、国际休闲岛和海上花园城,逐步把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贸易中心、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我国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和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

  如何为建设“四岛一城”创造良好的环境?舟山市委书记梁黎明说,要以“两创四敢”为动力,创业创新,敢于负责,敢担风险,敢于碰硬,敢破难题,全面开创开发开放、先行先试新局面。

  国际物流岛亮点纷呈。为营造“无障碍施工”环境,舟山各级党委、政府敢于碰硬、敢破难题,一批港口物流大项目正在加快实施。广厦集团投资30多亿元的黄泽山油品中转项目已经动工;岙山国家石油储备二期等项目正在推进。与物流岛相关的大宗商品交易风生水起,中国(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今年初开业以来,日均成交额超过3亿元,目前已吸引山西焦煤、浙江物产、加拿大能源等多家大企业落户。

  国际休闲岛崭露头角。邮轮、游艇、海钓、海上康体运动、禅修旅游等新业态层出不穷,海洋旅游业升级“变脸”。在朱家尖,国际邮轮码头的主体建筑在一天天“长大”,今年5月将迎接“中华之星”国际邮轮首航舟山。在蜈蚣峙码头,由著名艺术家朱仁民设计的集大型休闲,与旅游集散于一体的综合广场——“布达拉宫”,已进入工程扫尾阶段,建成后将给岛城新添一抹亮色。据悉,今年全市动工建设的旅游项目达到84个,总投资400多亿元。

  海洋产业岛稳步推进。正在构建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中,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将得到长足发展。手持订单量位列世界第九、国内第三的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科技投入加快转型升级,目前已开发多款绿色环保新船型,受到船东青睐。在海洋新能源方面,耸立在长白岛上的风力发电机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即将发电运营。

  为打造宜居宜业环境,舟山正在加快推进海上花园城建设。在市行政中心所在的新城,今年上半年购物中心二期、海洋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城市展览馆等公共设施即将开放。据称,以现代综合交通、水电保障、智慧城市、“美丽海岛”等为内涵的海上花园城建设,将覆盖整个群岛。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舟山加快建设“四岛一城” 2012-04-17 2408701 2 2012年04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