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美丽乡村·延伸阅读

农家乐的新鲜事

  地点:遂昌焦滩乡

  新鲜事:农家鱼头有标准

  来到遂昌,很多外来游客在打听金矿的同时,会顺带问上一句:有什么好吃的?十有八九,人们会向你提到焦滩鱼头。

  微笑服务、统一培训、统一食材和工艺,打响了“焦滩鱼头”品牌。

  焦滩乡距遂昌县城40多公里,从县城开车,往西南方向大约40多分钟就到了。蜿蜒的乌溪江如一条碧带绕山而过,焦滩就在乌溪江边。这里是河流上游,水质清爽甘洌。13家鱼头店依次面向乌溪江排列,形成了独特的鱼头一条街。

  记者走进“焦滩鱼庄”,“你好,请坐下喝杯茶。”老板詹土旺用普通话客气地打着招呼,然后用礼貌的手势指引我们坐下。这些小小的礼仪细节,詹土旺等13家业主今年就已经培训了两次。

  “焦滩鱼庄”上下两层楼,卫生间用清晰的指示牌标示着,厨房里尽管一片忙碌,却很是干净。墙壁上张贴着焦滩的风景画,漫步其间,不时有“微笑焦滩,礼貌服务”的小贴士映入眼帘。

  “这就是‘微笑焦滩’的服务标准,不仅仅是服务,我们焦滩鱼头也有自己的行业标准呢。”焦滩乡乡长郑月娥说,鱼庄食材统一采购乌溪江的生态鱼,用农家菜籽油把鱼头煎到外焦里嫩,色泽金黄,然后放入农家自制的豆腐和刚从田里摘下来的黄瓜,加热到汤汁收拢,最后盖上当地特色的薄荷叶,放入炭火中蒸煮。

  从原料到工序,各位店主都参加过统一的培训,形成了整齐划一的焦滩鱼头“标准”。当然,由于各家师傅烹饪手艺的各有千秋,形成了各家自有的风味。“鱼头一条街”的店老板们互相取长补短、交流经验,个个成了“烹饪土专家”。前不久,他们又联合推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焦滩三宝”——鱼头、干菜肉、鸡蛋皮,成为往来游客的必点菜。

  如今,焦滩鱼头一条街由原来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13家,同时能够提供600余人同时就餐,40多个标准间提供住宿。到村里吃鱼头的游客,每个月少说也有4000多人。接下来,焦滩乡将建设一个花鲢养殖基地,为焦滩鱼头一条街统一提供新鲜和充足的原料。

  从中获益的焦滩人有了更长远的打算。今年,13家鱼馆老板坐到一起,商谈成立“焦滩鱼头餐饮管理协会”。“现在,我们在菜肴方面已经有了统一的标准,下一步要重点改进的,就是服务和食品安全。”詹土旺告诉记者,他刚刚被推选为协会会长。

  在詹土旺的计划中,协会成立以后,“焦滩三宝”等特色菜上将统一定价,防止各家之间为揽客而互相压价;对大宗旅游团队,由协会根据各家农家乐的情况,统一组织安排;同时协会将安排专人负责食品卫生检查和卫生清扫。

  就连各家临江而设的招牌,也被列入了“标准”行列。“你看,许多店面都是一些啤酒商家赞助的广告牌,看起来很杂乱。接下去,我们将专门设计一批体现鱼庄文化的招牌,同时突出各家店面的特色,就像我们家这样。”指着门口迎风招展的“鱼”字招牌,詹土旺对未来充满期待。

  地点:遂昌大柘镇

  新鲜事:农民进城学茶艺

  驱车来到距遂昌县城23公里的大田村,首先看到的是路边鳞次栉比、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招牌,上面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一目了然。目前,这个只有500余户人家的村庄里,已经有了44个“农家乐”。

  走在干净的村道上,村委会主任周勇冠告诉记者,虽然村子不大,但是,每天本村村民、外来采茶工、企业员工再加上外来的游客,人流量很大,保洁工作的难度不小。

  针对这一情况,大田村将全村划分成了5个包干区,由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老年协会以及妇女代表等人实行卫生包干,明确各自责任。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实行定点集中处理。村里还专门聘用了多名保洁人员,每天分片分点打扫卫生并清运垃圾。

  走进其中一个“农家乐”——汤溪八景农家,只见厨房的灶台擦得锃亮,锅碗瓢盆消毒后,分类摆放。客房内,雪白的被单铺得平整,卫生间里洗漱用品整齐排列,没有一点水渍。业主傅利青说,用过的被套,百分之百换,再忙,也会送到县城里的干洗店去。

  早在2008年时,该村就成立了农家乐协会,本村所有“农家乐”都是成员单位。他们统一“包装”,统一促销,统一分配客源,统一定价,连“农家乐”的木头牌子、客房里的床上用品都是全村统一采购的,有效避免了恶性竞争,推动“农家乐”规范经营。

  除了卫生,给记者留下很深印象的还有很多“农家乐”业主热情而专业的待客之道。原来,为更好地提供服务,这里的“农家乐”业主,在短短的几年间,接受了大量的服务培训,内容包括服务礼仪、烹饪技术等。有个村民告诉我,过不了多久,她还要到镇里的职业学校去上茶艺课。正值茶叶上市季,很多客人都会到店里点上一杯新茶品尝。

  乡村旅游,并不仅仅是“农家乐”。该村依托本村茶叶、温泉、森林等生态特色,先后建了农民公园、茶叶观光园、汤沐园温泉、汤溪民俗博物馆等景点,使得游客可以在保存完好的百年古树林中,享受天然温泉,鸟瞰万亩生态茶园。

  周勇冠介绍说,乡村景区化管理的过程中,他们努力保持村落原有样貌,通过沿街立面改造,提升乡村环境。他们还将原有农田保留,生产的农作物供给当地农家酒店。如今,大田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9948元,是遂昌县各行政村中最高的。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延伸阅读 00018 农家乐的新鲜事 2012-04-17 2405352 2 2012年04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