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前沿观点

文化的民间土壤

  王玉宝

  《浙江日报》报道,浦江白马镇嵩溪村的农民搞了一场赛诗会,在村里搭起了古色古香的戏台,一个个“泥腿子”登台激情朗诵自己劳作之余所写的诗歌,更有一位老者,头戴斗笠,肩扛锄头,腰别柴刀,脚蹬草鞋,做足了一位农民诗人的派头。

  他们带着泥土味的诗歌,登上了《浙江日报》的版面。其中有一首《扫地歌》是这样写的:“一边吟亦一边行,灯黑借光头上星。天下澄清为己任,岂容龌龊到黎明!”一字一句,毫无劳作的苦闷,满是豁达的情怀。

  我还在杭州的西湖边看到,日丽风和的日子,湖滨路一带的公园,总有一群一群的中年男女,年龄在四五十岁间,自带音响,就着公园的水泥地,自吟自唱,或者跳舞,引来各自的观众群。他们设备不全,偶尔化妆,也不精致。一位阿姨跳舞时在长裤外临时套了个裙子,露出长长的裤腿。这些都有些粗糙,但看得出来,表演者相当享受,他们歌声高昂,眉目之间的情感极其充沛,在西湖边休憩的游客和市民以掌声和叫好声对其热烈回应。

  杭州的小区绿化很好。晚饭之余,信步所至,也会在很多的小区公园看到很多类似的大姐、大哥乃至大妈大叔们。我曾想,有没有人统计过,在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到底有多少这样的人群?也许他们真正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所谓的幸福感,也许就藏在他们的身上。

  这些都是些自娱自乐的活动。这些都是些彻彻底底的普通百姓,他们呈现的,是一幅来自民间、不带修饰的市井文化图,没有炫丽舞台,没有专业演技,但他们的身上,透着一股精神的追求和生命的活力。

  这追求和活力,也许关乎文化建设的宏旨。现在,社会响起关于文化建设的呼声。从国家言,有文化强国目标,从省言,有文化强省目标。但中国有着悠久的务实传统,所以即便谈到文化,我们也不忘了从经济角度加以考量,文化产业能贡献多少GDP,能带动多少就业,等等。这些都很对,也是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但不能忽略的是,文化根本上不是外向于物质世界的,而是转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是帮助人追求心灵的宁静、精神的充实,恢复生命的本真和活力。

  我们当然需要有思想的学者,需要有内涵的电影,需要财大气粗的文化集团,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参与价值观对话,塑造中国文化话语权。但更需要的,同时也是形成前述局面之基础的,是广阔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是一个个有文化气质和价值的公民个体。那些散落在民间的一场场农民赛诗会,那些市民公共空间里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那些有“精气神”的公民,共同组成了这样的土壤。只有这样的土壤丰厚了、肥沃了,这片土地才能真正长出文化的参天大树。

  有人说,有强大的国家,必先有强大的国民。民间的自娱自乐,文化之风在乡野井巷间的无声熏习,于文化强国有珍贵的价值!


浙江日报 人文·前沿观点 00014 文化的民间土壤 2011-12-02 2243834 2 2011年12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