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前沿观点

陌生人社会并非冷漠无情

  生活在都市的你我,大概都是“不知邻居何人”之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早已对此习以为常,但当这份报告以书面方式呈现时,仍不免让许多人心生感叹:中国已经进入陌生人社会了。

  一提及陌生人社会,在公众的固有逻辑中,大多与冷漠、无情相关。既有的意识,刻板化了这种印象,对陌生人社会,便有了本能的排斥。在中国,很多人还是喜欢乡村那般和睦共处的邻里关系,习惯和邻居亲密往来,沉醉于邻里之间的温情中。所以,突然接触到陌生人社会这个现状,难免有些焦虑与不安。

  事实上,陌生人社会从来都不是冷漠与无情的写照,而是社会进步的产物。诞生陌生人社会的必要条件是:人员流动变多、多数人开始与素未相识的陌生人交往、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等等。这些因素,使得我们即便不认识邻居,需要帮助时,也有人帮助;面对困难时,也有人撑腰。这是公共服务完善的一种写照,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迹象。

  真正的陌生人社会,之所以能够取代熟人社会,其完善的法制与公共服务不可或缺,而这些,也是构建陌生人社会的核心要素。劳伦斯·弗里德曼曾在《美国法简史》中阐述陌生人社会:现代社会有一个较简单社会中几乎完全没有的特征——依赖陌生人。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弗里德曼描述的内容很多,无一不是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与完善的一种写照。

  的确,我们习惯于熟人社会,但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各有利弊。熟人社会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安全感,却往往也沦为关系学、走后门之说走红的通道;而陌生人社会尽管给不了传统的人情温暖,却同样能带给我们需要的社会服务。进入陌生人社会,是我们目前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现实境况,而如何寻找到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中的最佳平衡点,也是当前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故而,“不知邻居是谁”的调查报告,我们无需站在陌生人社会的角度过度担忧。毕竟,陌生人社会从来都不是洪水猛兽。只有正视之,且人人参与,才可能早日进入我们理想的成熟社会。


浙江日报 人文·前沿观点 00014 陌生人社会并非冷漠无情 2011-11-25 2233321 2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