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爽景观道
——德清县金火村“和美家园”创建轶事
记者 潘太武
深秋的德清,稻谷金黄,随风起伏,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如何解决发达地区农民创富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让“山水美、农家富、社会和、机制新”?德清去年在“中国和美家园”建设中,提出“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要求,并同时推出环境整治再提升、体制机制再创新、经济发展再加快、社会和谐再推进“四个再”工程。
如今已近一年,德清变化如何?记者选择了和美家园创建村城关镇金火村进行采访,以一斑窥全豹。金火村是浙北的一个水乡村,有250户农户,2700人。全村水产养殖、农田种植、企业产业,按3:3:3制格局经营,经济富裕。出城关朝北行走数公里就到该村,公路穿村过、水路回旋流,桑林里居住着人家。沐浴着灿烂阳光,村支书杨连勇向记者娓娓道出了一年来的不寻常变化 。
“大海洋”环保印象
水域面积3600亩,鱼年产量五六十万斤。
我们来到了“大海洋”的围堤上。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洋”,宛若碧玉镶嵌在水乡平原。碧水在阵风中鼓起的浪拍击着大堤,溅起的浪花把站在堤上的我打湿。2米多高的芦苇绽放白花,随风摇曳;千里沃野成群鸟儿,贴水飞翔。一边是“大海洋”,一边是果园,大堤把它们隔开。金火人把桑树和枇杷套种在一起,春摘枇杷,夏摘桑椹,每年招来不少城里人采摘。
村支书指着“大海洋”对我说:“每年的冬季这里都要进行捕鱼,大小船只赶鱼到围拢起网,鱼跃场面令人眼花缭乱。一网多的时候有几十吨,大小船只满载而归。”“沿着堤的毛竹桩网兜里面都是鱼吧?”我问。“为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只好把这块优质水域的所有养殖珍珠蚌撤了。”我环顾四周,果真找不到养殖珍珠的影子了。
靠近“大海洋”外侧的甲鱼养殖户有五十几户,每年向市场提供几十万斤甲鱼,田池大多用鱼网围住,黑色的鱼网错落有致。据介绍,一般的甲鱼在四五两重时,就要把它们放到外塘养殖,这样肉质才能接近野生甲鱼味。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此可见一斑。
景观大道风景美
金秋的水乡夕阳似锦,色彩缤纷。
景观大道起点在金星,一直延伸到老火星村,长2800米,与水渠并行。宝塔松排列在6米宽的路两旁,桃李相间。通过埭头角自然村的路上,两边有石雕圆桌凳,竹篱笆围起的菜园子。村口的小吃店炊烟袅袅,坐在门口的大婶正挑着河虾,樟树下成群的鸡正欲归笼。多美的乡村风光!
这是一篇佳作。细细看,景观大道用泥土、沙石、水泥三种不同材料作路面。不同的环境,材料是不一样的。例如,休闲地铺设的是水泥。越往前行,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进入我的视野。白鹭鸟借着夕阳的余晖,在路的两旁伸着脖子觅食,是那样的悠闲。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月光洒在景观大道上,清丽如水。喧嚣后的水乡渐渐归于平静,夜鹰出没,因孤独偶尔发出几声凄婉的嘶鸣声。霜降、立冬,晚上一夜凉似一夜。秋冬的经纬线竟然如此的分明。
书香长廊飘书香
长廊依水而立,凸显长廊的幽深。它呈人字型,屋顶覆盖着黑瓦,工艺精巧。我曾走过一些乡村长廊,其中比较有名气的像泰顺的廊桥,溪水从廊桥下穿过。两岸山峦起伏,溪水“哗哗” 地冲刷着鹅卵石,桥头大树华盖,是大山里的凝固音乐。不过,眼前的这座长廊与它有所不同。
20米的长廊两边,拱形长条凳簇新洁净,它有个好听的名字:书香长廊。
“书香长廊”四个字蓝色行书匾额,挂在长廊南端的屋檐正下方。长廊经常成为人们聚集的场所,村里人在这儿或海阔天空地聊天,或读书看报纵论天下事。以德育人,好学上进。光去年和今年,这个村就有60多名学子考进高等学府。这里历史上文人辈出,金火(金星村)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俞平伯祖居地。在俞平伯纪念馆,俞平伯的半身雕像放置在大门前里的平台上。乡村大戏台就紧挨着纪念馆后围墙,雪白的围墙描绘着“金陵十二钗”。五根青石柱把曲园亭从杨树林中突兀出来,与书香长廊、俞平伯纪念馆相得益彰。
我站在公路的高处,俯瞰暮色下的远处,景观道上那一长溜灯光闪烁着,照亮南来北往人的匆忙脚步。
两座楼房演绎邻里真情
这是发生在金火南埭圩自然村的故事。村里住有几十户人家,多数靠山面朝公路。在一处下山口,刚建造不久的一座两厢一堂一井的二层楼房,靠在另一座二层楼房旁。
你是怎样把一座楼房变成两座楼房的?当我问起这家三十七八岁的主人时,眼前这位瘦小的年轻人,身材单薄、一双惺松的眼睛。“也许担子太重,一家餐馆、二十几头猪、车辆补胎,里里外外都要挑起男人的担子。”年轻人同我们拉起家常。
不幸人家的不幸事是常有发生的。那是1991年的冬天。
年轻人小许的父亲叫许祥元,大腿残疾,女主人有智障,两大两小四口之家。这户人家居住在祖辈留给他们的房子,受残疾、智障和贫穷困扰,年久失修,四壁斑驳,冬天寒风儿从门缝吹进,让人直打哆嗦。用两条长板凳、铺板搭起来的床,上面一张破席子,下面垫着稻草。
“我们不帮,谁来帮!”村支部作出决定,大家一起帮助许祥元,建房的钱乡亲们捐助解决。钱解决了,县里的水泥厂难买到水泥预制板。这个村的一户村民,宁可自己推迟造新房,竟把家里的预制板先送给他用。接着有的村民开着手扶拖拉机拉来打墙基用的石头,有的村民献出砖头。他们还纷纷与老许家结成对子,从种子、化肥到劳动力给予支持。
今日讲起这段往事,小许仍显得非常激动:“这几年经济宽裕后,我就暗暗下决心,在这房子旁边再造一幢同样高的房子,以示自己能自食其力,让乡亲们放心。”多好的后生!饮水思源,不忘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