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收入无来源,生活无着落——

专职义工处境堪忧

  本报杭州11月14日讯 近日,一家草根公益组织NGOCN发出一条倡议“公益界加薪”的微博,呼吁“益友”在11月7日停工一天以吸引社会对公益从业者的关注,引发公众热议。

  此前,一份有关国内公益人才现状与发展的报告就已显示,待遇较低已经成为公益事业人才流失与匮乏的重要原因。

  从业3年未买新衣

  说是“公益停工日”,但这天,富阳滴水公益负责人,也是该组织唯一全职义工王旭东,却依然忙碌。

  “许多事情就我一个人在策划和组织,没法停下来。”王旭东告诉记者,目前,富阳滴水公益共有800多名义工,每周都要开展多项活动。每天上午8时到晚上11时,王旭东基本都守在电脑前、电话边:“任何一个公益组织,都要有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否则很难坚持。”

  然而,没有人为王旭东的辛苦付出买单。“其中有一些活动开支,可以向当地慈善总会报销,但是个人生活费还是得自己承担。”王旭东告诉记者,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期间,他开始做全职义工,半年左右便花光积蓄。如今,他靠借钱维持生活。

  3年来,王旭东没有买过一件新衣,租住在郊区一间月租金150元的农民房里,尽量将生活标准降到最低,他还是负债6万多元。“如果继续没有收入的话,我肯定得暂时放弃公益去找份工作。”王旭东叹了口气,他担心的是,没有专职义工的公益组织很可能会走下坡路,就像他所在的这个团体,不仅义工们将逐渐失去交流的平台,而且爱心活动的次数和频率也会大大下降。

  公益人才流失严重

  深受薪酬困扰的专职义工,并不止王旭东一人,温州义工周选慈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周选慈告诉记者,汶川特大地震后,他曾陆续做了近1年半的专职义工,花光所有积蓄,父母资助他五六万元。一开始,家人十分支持他的举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希望他能够先找份工作,以便考虑个人问题。迫于压力,周选慈只能抽身而退,前往一家服装厂上班。

  “后来,我有幸被评上‘全国抗震救灾模范’、‘感动温州十大人物’,才有机会在仰义街道负责慈善分会运作,继续从事我喜欢的公益事业。”周选慈说,据他所知,不少专职义工迫于压力,最后只能放弃理想。

  低薪问题让很多义工在现实面前低头,也阻挠了不少优秀人才进入公益行业。已在杭州公益界活跃了3年的浙江工业大学大四学生王汉江,前不久婉言谢绝了杭州青年公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挽留。“3万元年薪,太少了。”王汉江表示,他不太接受一穷二白搞公益的理念。

  据2010年《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显示,国内已有56.5%的公益机构遭遇人员流失。调查显示,NGO从业者的薪资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约占90%,2000元至3000元段最为集中。无固定收入和月薪资在1000元以下的占18.4%,近4成机构未给员工上社会保险。67%的NGO从业者表示工作强度非常大或比较大。

  公益概念吁求改变

  业内人士分析,公益从业者收入过低,原因不少。

  首先是其本身获得的社会资源少,导致从业者收入低。对于一些没有公募资质的基金会,尤其是草根公益组织来说,得不到社会资源、无人捐款是造成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

  其次,社会上对于公益行业的薪酬有误解。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只有23%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公益慈善应该有一个薪酬标准。更多的人认为做公益应不取分文,或者接受较低的薪酬。

  “人们不仅需要更加关心专职义工的生存状况,更要逐步改变一个概念,那就是‘公益也需要成本’。”省慈善总会义工部主任魏钧认为,社会公众特别是善款资助方要逐步转变观念,将人员工资尤其是项目工作人员工资列入项目经费,支持工作人员合理的薪酬待遇和必要的劳动保障支出,让公益走得更远。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专职义工处境堪忧 2011-11-15 2214263 2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