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了,却人迹罕至
泰顺罗阳镇蹲点体验小分队
记者 李倩 颜伟杰
6点30分,天刚蒙蒙亮,进村的公交就一路鸣着喇叭,催促着想要进城的村民。陈奕法挑起两筐毛豆,在前边慢慢行路,不时回头催促着我们赶紧跟上。去公交站的路上,与他同行的菜农陆续在村道上汇合。
“这条村道也就这个时候有点人气,平常大多数都很寂静。”陈奕法告诉我们,除了每天五班进城的公交外,村民对公路的使用并不是太多,而像更远的七坵和南屏,进出的人、车则更加少。
规整的路面,统一规范的路牌……眼前的村道,看起来颇有点省道乃至国道的味道。在泰顺,隶属于县城所在地罗阳镇的南山村,并不算一个地理位置太偏远的山村,村里的主要道路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有雏形,2007年,镇里和村里共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了连接各村的康庄公路。搭上进城的公交,沿着村道直直地走,不用20分钟就能达到县城。而现在,这条让许多人走了出去的康庄公路却被村里人诟病了。
“修了路,许多人才能走出来,进城打工、买房,过上城里人的生活。”镇里的意见很明确,“将来,我们会考虑逐步把南山村搬迁到县城东面的移民区。”可眼下,即使像南屏、七坵等村子的高山住户已经搬迁到山脚甚至县城,那些通向“无人村”的道路依然需要继续维护,而这笔费用,村民们大多觉得浪费太可惜。“既然早决定要把村民搬下山,干嘛要浪费修路的钱!”低保户齐久义跟我们“咬耳朵”。
将村子从山上搬到山下,免去了是否修路的困扰,看起来是个近在眼前的解决办法,但要让村民离开世代相依的土地并不容易。“种个菜也不方便,哪有住在城里,却要天天坐车回村里种菜的事情?城里人的生活我过不惯,还是希望这里的路越修越宽,以前的学校、小卖部都能重新开起来,这里重新热闹起来。”村民林美聪告诉我们。
面对人口越来越少的南山村,路,修还是不修,依然纠结那里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