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第一要闻版

入伏第一天,记者来到产粮大县龙游,体验收割的辛劳,问问农民兄弟的收成——
早稻开镰访农事

入伏第一天,记者来到产粮大县龙游,体验收割的辛劳,问问农民兄弟的收成——

早稻开镰访农事

记者 杨军雄

通讯员 杨俊杰 黄界明 

  本报龙游7月14日电 今天是入伏的第一天,一年中最热的这段日子,全省各地早稻将陆续闪耀出金黄的色彩。我省农民朋友又将迎来农忙时节。

  记者今天来到我省粮食种植大县龙游,体验收割机手的辛勤劳作,问问农民兄弟的收成。

  龙游今年早稻种植面积12.3万亩。当记者搭乘的中巴车驶入龙游境内时,沿途看见金黄色的“稻浪”在微风中翻滚,十分壮观。龙游县农业局局长刘明鹤对记者说:“看到大片被稻穗压弯了腰的早稻,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在位于龙游詹家镇的农业部(早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记者看到,几台收割机马达轰鸣,一大片早稻很快被收割完了。顶着烈日,种粮大户董红专和帮工们一起将收获的稻谷装入麻袋,运送到烘干车间。董红专仔细测算了一下,亩产量大概在550公斤以上。“这样的单产比去年增加了一成。如果不是前期洪涝灾害影响,詹家镇示范片的产量还会更高。”

  “要更全面地了解整个县的早稻生产情况,还需要到其他几个主要产区了解单产水平。”龙游县农技110农艺师袁敏良建议道。记者随袁敏良来到了拥有1.7万亩早稻的湖镇镇和十里坪。已是中午时分,阳光下,农田就像一个冒着热气的蒸笼,到处散发着闷热的气息。袁敏良仔细地统计着稻田的有效穗,并从稻田随机抽取几株稻穗,测算每株稻穗的实粒数量和重量。“根据抽样统计,这里早稻理论单产在600公斤以上,扣除误差,实际会在550公斤以上,将比去年大幅增加。”在另一个粮食主产区龙游十里坪,早稻单产测量结果也超过500公斤。

  亩产量大幅提升,除了早稻抽穗扬花期以及灌浆期天气好之外,还与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大面积推广密不可分。龙游县农业局副局长胡作明告诉记者,龙游早稻良种率接近100%,全程机械化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水稻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也在提速。

  “今年的收成更来之不易。”胡作明说,6月份以来,龙游连续遭遇暴雨侵袭,大量农田受淹,受淹36个小时以上的早稻田面积达1.68万亩。灾情就是命令,农业部门及时派出6个专家组分赴救灾第一线,县里及时调拨100万元灾后补助金,及时完成了早稻清淤排水和病虫防治工作,并补种粮食面积3620亩。

  承包了1600多亩稻田的董红专就有700亩早稻严重受淹。“当时看到承包田里茫茫大水,人都傻了。”老董说,多亏农业部门科学指导抗灾,从今天的收获情况来看,受淹的早稻亩产量也有250公斤,可以挽回大部分损失了。


浙江日报 第一要闻版 00001 入伏第一天,记者来到产粮大县龙游,体验收割的辛劳,问问农民兄弟的收成——
早稻开镰访农事
2011-07-15 2065682 2 2011年07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