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影像志

文章导航

让爱回家

  本报记者 王婷 通讯员 宋超 王乐

  

  春节的脚步随着时间的流淌,又一次向我们走来,过年的味道每天都更浓烈一点。

  一年到头,笑过,哭过,高兴过,伤心过,种种情绪似乎都随着春节的到来走远了,幸福的味道悄悄地在每个人心底留下特殊的记号。还有一种味道,更古朴,更深厚,那就是团聚的味道。

  在“我的父亲母亲”亲情留影征集活动收集到的一个个镜头里,我们看到了亲情包裹下的年滋味。

  读者徐文给我们寄来了他的照片,照片中是父母的手,父亲弹着吉他,母亲正在刺绣,吉他的旋律是盼望,是指引孩子回家的引路曲,它告诉我们方向,告诉我们梦的出口。

  浙大残疾女孩叶沈俏用挪威华侨马列先生赠送的数码相机拍来了父母的相片。沈俏妈妈把沈俏背回建德老家后,闲不住的她又忙开了,扫尘掸灰,洗洗刷刷,沈俏爸爸也赶来帮忙,又是一年,一家人终于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女儿的镜头下,这对很少拍照的父母显得都有些不自然,当然,团聚的喜气却自然而然地洋溢在他们的举手投足间。这是叶沈俏的团聚故事。

  团聚,总少不了一桌热火的饭菜,看镜头下徐金波父亲的身手,显然是受过长期“训练”。相信在每个春节,徐金波家的年夜饭一定是有滋有味的,因为吃到的是团聚的味道。

  每到春节,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在这时背起行囊,不顾一切地踏上回家路,坚定、执着写在他们的脸上,在团聚的歌谣里,宽容、理解、安慰、鼓励是主旋律。团聚的味道香,但不让人头晕目眩;团聚的味道甜,但永不会让人腻;团聚的味道苦,却苦中有乐……这就是团聚的味道,年的味道。

  春节就快到了,不管身处何地,回家的路总不会被遗忘,家门口的一草一木总让人牵肠挂肚,而父母——就是我们最想念的人。回家的路上,让我们一起吟诵民工诗人冬子写给母亲的诗:

  一张回乡的车票/将我带回遥远的家乡/竹林掩映的小径/通向母亲的村庄

  一年又一年/房梁上挂满五谷的喜悦/粉墙黛瓦的建筑/秦琼尉迟恭直了腰杆换新装/年迈的瓦片早已笑得合不拢嘴 

  母亲正在炕头,端上辛劳一年的果实/六月黄,豆花香;冻米糕,芝麻香糖/秋收的糯米,早已长成壮壮的年糕/一缕稻香,漫过母亲那辛勤的灶头/一把把岁月的火焰,升起于火红的灶膛/温暖着奔波归来的孩子

  一年又一年/岁月正憨,亲情正浓/母亲已老,那是一张慈祥的脸谱/不善言辞却饱含热泪/孕育着天下母亲所有的心愿/临行密密缝,唯恐迟迟归/年复一年,仰望天边的白云

  一年又一年,在那撒满黄昏的山坳/总有你的佝偻身影/那是你的爱,如同故乡的野菊/在贫瘠的土壤,散发着季节的清香/在我成长的每一天,化作无言而温馨的母爱! 

  你每一次叮咛,如同把温暖打包/为我编织一件厚厚的冬衣/每一片都是你亲手种植的棉花/经历岁月冷暖,积蓄人间温暖/在每个外出打工的日子,从头到脚/包裹着我一生的温暖

  故乡,是我出生时/给我披上的一件外套/而它,耗尽母亲毕生的心血/人间有爱,温暖四季

  母亲,纵然是千山万水/也阻隔不了我的思念/哪怕再忙/哪怕再远/我也会为母亲/捎去一份温暖/一份真情

  1

  自从父亲走后,还没有为母亲拍过照。儿子周岁了,向朋友借来高级相机,在阳光灿烂的午后,给母亲和儿子合影了一张。岳母正在一旁逗儿子保持最好的笑容。定格的这一瞬间,让我感触万分。照顾儿子的一年里,一位是生我的母亲,从遥远的湖南来到杭州,努力适应完全不同的生活;另一位是爱我的母亲,把近在咫尺的家都扔了,用心用力照顾我儿子。儿子健康成长的路上,有你们无微不至的呵护,我想他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拥有了最温暖的爱。  

  母亲们都老了,那饱经风霜的手记录着岁月的痕迹,那眼角的鱼尾纹铭刻着对子女的爱……妈妈,让我用我最朴实的行动来呵护您们,用我最温暖的心来抚慰您们。祝福全天下的父母幸福安康!

  彭波

  2、3

  爸爸和我们一年才能见一次,因为工作的原因,爸爸总是在外面奔忙于各个城市。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背着一把吉他,我喜欢说,爸爸你像个小小少年,不谙世事去闯荡江湖。不知道365天都没有我和妈妈陪伴的夜晚爸爸是怎样度过的。爸爸说,有音乐,就不孤单。他最喜欢的歌曲是《人证》的主题曲《草帽歌》。

  妈妈呢,因为我和爸爸都一直在外地,妈妈也便成了一个人在家。印象中妈妈就是缝缝补补的超级达人。小时候的毛衣上,妈妈总是能够织出各种图案,小朋友们都很羡慕。今年回到家中的时候,发现妈妈正在进行着一项大工程,缝着一幅两米宽的十字绣。爸爸偷偷和我说,妈妈那是给我缝的,等我嫁出去时好带着当嫁妆。只要一闲下来,她就坐在那,一针一线丝毫不马虎地进行着。但她从未开口对我说过她缝它的意义,妈妈就是这样。

  记得以前书上写过,在我们眼中自己是会迅速长大的,爸爸妈妈那一辈是会逐渐衰老的,爷爷奶奶他们是永远不会老的。其实岁月就是这样无情又温暖,带走的又带来,剥夺的同时又给予。望着爸爸妈妈,我知道,我该长大了,给他们一份温暖的爱吧。  

  中国美术学院2008级摄影系 徐文

  4

  我生活在一个比较特别的家庭,我妈是一个女强人,而我爸比较忠厚老实,所以导致我们家打破惯有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我妈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而老爸成了“家庭煮夫”。

  由于前几年老爸患过一场重病,导致半边的面部有点瘫痪,所以给老爸拍片的时候,老爸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劝说了半天才答应露镜。老爸最强的一点就是会做一手好菜,20年如一日地为我和我妈精心地准备饭菜,导致我和我妈至今为止还分不清盐和味精。这不,春节快到了,厨爸又忙开了。

  浙江工商大学 徐金波

  5

  高中时我的愿望是考上一所离家很远的大学,能有自己的一种新生活,一片新天地。但当我如愿从北方来到南方读书,两千多公里的距离,30个小时的火车,远离家乡的我才终于理解了什么叫思乡之痛。放假回家的日子,总是我最期盼的,同时更是家乡的父母所期盼的。妈妈早早就打来电话告诉我,家里已经准备好了我爱吃的水果零食,把我的房间也打扫收拾好了,就盼着我回来了。

  回家的火车总是晚点,父母却一定是早早就来到车站等我。2008年寒假,火车缓缓停靠在沈阳北站,我刚下火车,在严寒中等了很久的妈妈赶紧迎上来,帮我穿上大衣,戴上耳罩戴上帽子,问我冷不冷,火车上吃的什么,睡得怎么样,说我又瘦了。

  虽然天寒地冻,那一刻,我感受到的只有温暖。爸爸在旁边拿相机记录下了这个瞬间。

  父母无私的爱,自然和平凡,却崇高与伟大。

  董航

  6

  及至年末,我的爸爸妈妈才聚在一起,家里终于有了热腾腾的味道。

  于是,一个洗衣服,一个洗菜;一个烧饭,一个烧火;两人一帮一合,定格在我的相机画面里。

  我想,家人就是这样吧,即使不在一起,但那眼睛中透出来的温暖亮光,足以在这个寒冷冬季里温暖人心。因为有爱,因为有希望,所以彼此依赖,彼此关怀。

  而我的父亲母亲,正是我们这个家的焰心之所在,有了他们,这个家永远温暖。

  浙江大学2008级人文试验班 叶沈俏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影像志 00018 让爱回家 2011-01-28 nw.D1000FFN_20110128_3-00018 2 2011年01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