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快乐,原本如此简单

——本报记者重访8个孩子的乡校

  本报文成1月26日电

  记者 包璇漪 李扬 通讯员 夏文科

  

  文成县云湖乡是本报去年9月开展“贫困乡村行”活动的记者联系点,10多天蹲点期间,我们走进贫寒农家,尤其让我们牵挂的是云湖乡中心小学里仅剩的8名学生(本报2010年9月22日一版《乡校,8个孩子的守望》曾报道)。

  4个月过去了,兔年春节就要来临,记者与温州市慈善总会联系,为孩子们找到了一位资助人。我们与资助人决定,赶在春节前一起去学校看望孩子们。

  出发前一天,温州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细心地询问了每一个孩子的性别和身高,去童装店给孩子们采购了合身的羽绒服。温州企业家冯荣林决定资助8个孩子一年的营养费,他一早就把给每个孩子的3000元钱分别装进了8个大红包,随我们出发。

  从温州市区驱车到文成县城,耗去了两个半小时,再从文成县城随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到珊溪库区的云湖乡,又耗去一个半小时。我们清早出发,到学校已经是中午。前几天刚下过雪,山里冷得让人直跺脚。校园操场上蓬蒿衰草长得老高,能看出来刚刚烧了荒。

  刚到教学楼一楼,我们就碰上了四年级的孟欣,她正拖着松枝去厨房加柴。孟欣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农活、家务都要干,长得黑黑瘦瘦。4个月不见,小姑娘长高了不少,身上的旧衣服显得更短更单薄。13岁的畲族男孩吴隆妙在男生宿舍吃午饭,就着米饭的只有一小袋榨菜。他穿着旧夹衣,耳朵上全是红红的冻疮疤。记者摸摸他的衣服,问他冷么,他摇摇头。在二楼的女生宿舍里,叶爱娥、严丽霞、夏龙龙、孟欣也准备吃午饭了,叶爱娥这一周带的是一罐咸菜炒笋丁,孟欣带的咸菜已经吃完了,就跟爱娥分着吃。

  特地前来看望的冯荣林,虽然对孩子们的境况已有心理准备,但是亲眼见到他们个个大口大口就着咸菜吃饭,还是很心酸:“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单靠咸菜怎么行啊?”

  等孩子们吃完午饭,我们在学校走廊上开始分发羽绒服。一拿到衣服,孩子们就兴奋地套上。二年级的章莉莉一着急,连拉链都拉不上了,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连忙帮忙。严丽霞腼腆地问记者:“阿姨,这衣服怎么这么长啊?”原来她从没见过长款羽绒服,3岁时,她母亲便已离开,偶尔有一件新衣服,也是靠县城的姑姑接济。我们告诉她,穿着羽绒服坐在教室里读书,再也不会冻膝盖了。簇新的羽绒服上身,孩子们相互打量,快乐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

  一件件崭新的羽绒服被展开,8个孩子都找到了自己合身的那一件,忙不迭地穿在身上,蔷薇红、明黄、天蓝,衣服的颜色亮丽,映得他们的脸庞也明亮起来。大山外送来的新春礼物,让这些久在贫困中的孩子一下子绽开了笑容。

  文成团县委有关负责人说,山里的孩子穿上新衣服,也跟城里的孩子一样漂亮吧!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又忙着给孩子们发糕点,冯荣林把鼓囊囊的红包一一发到孩子们手上,拿着大包小包,孩子们喜滋滋的,一连声地说“谢谢”。

  时间飞快,就要告别了。孩子们一个个围拢过来,对着我们使劲招手,大声地喊:“叔叔阿姨再见!”他们的快乐是如此简单,我们在车子里却一下子静默下来。下一次,他们还会守望在这寂寞的乡校么?下一次再见,我们还能再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快乐,原本如此简单 2011-01-27 nw.D1000FFN_20110127_3-00003 2 2011年01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