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政治纵深·视野

“被义工”的闹剧

  深圳日前下发文件,要求广大机关干部每周末拿出半天休息时间开展义务劳动,统一着“蓝马甲”,区别于深圳常见的“红马甲”义工。但当地一名公职人员自曝,一些单位都是临聘人员穿“蓝马甲”代替公务员上街做义工。

  强扭的瓜不甜。当地政府或许想做好事,为何却成了阳奉阴违的 “闹剧”呢?根本原因在于,义工的可贵之处,在于自愿、利他,而非行政强迫。

  深圳下发文件,一刀切地要求机关干部做义工,实际上是把自愿的义工服务强行规定为某种指标任务,显然有违义工的本意。临聘人员“被义工”的出现,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执政为民,首先要以人为本。“被义工”的闹剧在提醒我们,制定任何文件和政策时,都不能主观臆断、好大喜功,必须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多沉下心真正办些实事。

  不过,尽管做义工,不能被作为指标任务,但公职人员为完成任务,叫临聘人员冒充,无疑也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表现。如果某一项政策举措不合理,作为文化层次普遍较高、法律意识普遍较强的公职人员,理应向上级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而不是偷梁换柱、欺上瞒下。

  因此,临聘人员“被义工”,更加深了人们心中的一种怀疑:为何一直来出事的,常是“临时工”?连做义工这样上级规定的所谓“麻烦事”,也要叫临聘人员顶替,哪还有什么不能叫他们顶替的呢?

  要让公职人员认真履职,首先必须赏罚分明,杜绝发生好事都属“正式工”、坏事都属“临时工”的现象。其次,必须要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使其得到全面有效的监督制约。

  这样,“被义工”之类的闹剧,才有可能不再上演。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视野 00020 “被义工”的闹剧 2011-01-27 nw.D1000FFN_20110127_6-00020 2 2011年01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