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不仅为0.06%
见习记者 徐齐
见习记者 徐齐
本报杭州1月17日讯 今天上午,在杭州代表团第二小组审议现场,当话筒传到省人大代表、杭州教育局党委书记徐一超面前时,徐一超的开场白很特别:“昨天听完政府工作报告,我做了一晚的算术题。”
“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安排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是1.9%左右。为什么只有1.9%?”
“在政府工作报告第二页,我省2010年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22%提高到1.82%。同时在第20页又指出,‘十二五’期间这一比重年均要提高0.14个百分点,按这样的增幅,在2011年的比重应该是1.96%(1.82%+0.14%=1.96%),而不应该是上述的1.9%。如果四舍五入,也应该以2%为目标。”
“还有一个数字,请大家看第13页。”徐一超接着说,“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6%。这点非常可喜!说明我们去年把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别缩小了一些。”
徐一超刚说完“可喜”,忽然话锋一转:“但是看到另外一个数据,我又不安了。” “我省在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1.7%,为什么财政收入的增幅要比居民收入增幅大这么多?两者要是换个位,该多好。”
会后,记者追问徐一超,为何要对这些数字这么较真,尤其是对那0.06%较真?
“争0.06%,是争个重视科研投入的态度。”徐一超说,“这两年,浙江的发展可以说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标兵渐远,而追兵渐近。我不是争,是心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