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新农村·创时代

文章导航

“庆元香菇”价值43亿

2010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出炉

  新鲜果蔬备受“马大嫂”青睐。
  好吃的山核桃也得大声吆喝。
  老恒和调味品,很受欢迎。
  本组图片 连国庆 摄

  本报记者 毛珺 邓国芳

  

  你知道哪些是农产品里最具价值的“品牌”吗?在最近召开的中国首届农产品品牌大会上,专家们给出了评估结果。

  1月13日,首届中国农产品品牌大会在杭召开。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作为目前国内高校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农业品牌研究的机构,发布了2010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用详实的数据披露了当前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和发展现状。

  2010年2月开始,浙大用了10个月时间,在1522个中国大陆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最终完成518个有效样本的品牌价值评估研究。

  进入榜单前十位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分别是寒地黑土、涪陵榨菜、烟台苹果、兰西亚麻、建三江大米、威海刺参、兴化大米、庆元香菇、射阳大米和金乡大蒜。

  浙江的农产品区域品牌仅“庆元香茹”跻身十强,价值43.78亿元。

  浙产品牌的“50名”现象

  这次排名第一的“寒地黑土”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综合性经营农产品品牌,在品牌大会上“夺冠”的消息传开后,负责人的电话几乎变成了热线,“全国各地农产品合作社的人都来联系, 想前来取经。”

  而浙江的一些知名品牌,如西湖龙井、临安山核桃、天目笋干、建德草莓,萧山萝卜干等都徘徊在这张榜单的第50名左右。

  评审专家解释了评定背后的规则。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表示,计算农产品的区域品牌价值,他们有一套成熟的的科学模型和数学公式。“主要考虑的是品牌的忠诚度、品牌收益和品牌强度三个综合因素。”

  为何浙江的农产品品牌知名度高,但“打榜”却并没有冲在前面?黄祖辉表示,这其实正是浙江农产品创牌的特点。

  “浙江的农产品都以特色产品见优,但和‘寒地黑土’等品牌比,规模和收益都相对较小。”

  农民也要有品牌意识

  作为一种特殊的品牌类型,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21世纪这个品牌消费盛行的时代萌芽、发展、日渐崛起,已成为各地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普通橘子只卖两三元一斤的时候,临海有些地区的蜜橘就能卖到20元;普通土鸡最多卖超不过20元,安吉一些山鸡品牌却能卖出200元以上,卖得还很俏。”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农产品有了品牌,消费者反而愿意花更多的钱。“这对农民增收的意义是现实的”。

  在某些工业不发达地区,一个区域农产品品牌的诞生和成长,不仅展现了一个区域经济不可估量的投资潜力,更改善了一个区域农户相对贫困、落后的生活状况。

  ■ 专家说法

  台湾远见杂志社高级编辑、中华传媒网CEO、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刘国基:如果提到台湾“精致农业”的发展路径,“农会”是一个不得不提的概念。台湾的农会不是官方组织,是在政府引导下的民间组织,主要承担着农业品种改良、农业技术、农产品推广,还有农技人员培训等功能。

  杭州市副市长何关新:传统农业卖初级农产品,就是卖资源,赚不了几个钱。生产初加工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也成不了大气候。把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做出品牌、做成名牌,开专卖店、开连锁店,这才算在商品经济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吴飞:利用节庆的欢乐氛围创造品牌的影响力,从而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要长时间运作一个节庆,更需在级别、范围和专利资产量、物态传承量等方面给予足够重视。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新农村·创时代 00020 “庆元香菇”价值43亿 2011-01-18 nw.D1000FFN_20110118_6-00020 2 2011年01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