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新农村·创时代

喝着山泉 长大的鱼

  见习记者 潘和 实习生 陈伊丽

  报道组 严卫华 

  

  水泥的走道延伸到水面上,划开一个个四四方方的格子,一字排开,每一个格子的水域里都沉着网箱。成群的虹鳟鱼,总是打着圈儿快速地游着,背上的一道道“虹”,在阳光下鲜明地舞动,排成不断流动的漩涡。

  这是李建山的虹鳟鱼养殖基地——沿着新安江,占地18亩,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李建山笑着说,基地处于新安江水库下游,在这里养殖的虹鳟鱼是喝着山泉长大的。

  新安江水正适宜

  原产于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虹鳟鱼,在我国的养殖历史可追溯到1959年。在我国高寒地区试养成功后,虹鳟这种珍贵鱼种便在北京、黑龙江、山东、辽宁、吉林等地的专业养殖场中落户、繁衍。

  虹鳟鱼是冷水性鱼类,喜栖息于水质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川溪流中,适宜生活温度为12-18℃。由于新安江水库多年的调节,以及电站年约80亿万方发电尾水影响,使得从电站大坝至下涯段长达20公里的新安江水域常年水温维持在14-20℃左右,水质极佳,正好吻合虹鳟鱼的严苛要求。而李建山的养殖基地,就处在这个水域范围内。

  要养好娇贵的虹鳟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新安江得天独厚的水文条件只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蚕豆大的鱼卵长到数斤重的成鱼,每一步都离不开养殖户严格遴选和悉心培育。

  李建山说,在一年的周期中,大小不一的鱼苗循环生长,可以长出4至5批成鱼。但一条鱼要长到4斤左右,需要约18个月时间。如果是用来制作鱼干的鱼,重达十几斤甚至更多,也就需要更长的养殖时间。

  让百姓消费得起

  回忆起2002年刚从水利局接手这个渔场的情景,李建山还记忆犹新:岸边窄窄的一溜空地和江里排列的几十只网箱,网箱之间的走道,是浮在水面上的几条毛竹排,走的人一多,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相当惊险。

  承袭了一套旧的场地、设施和人员,初期的收获并不多,往往一车只能拉上一两百斤的鱼。“2005年的一次打雷,还把我总值20万的鱼给活活电死了。”

  没有被困难吓倒,李建山的虹鳟养殖逐渐有了起色。现在他的虹鳟鱼基地年产量在30万斤左右,因其口味独特鲜美,销售到了杭州、上海、北京、西安等地。

  相比脂肪含量较高的三文鱼,胆固醇含量几乎为零的虹鳟鱼在口味上虽然稍显清淡,却更为健康,尤其适合三高人群食用。目前,市场上虹鳟鱼每公斤售价超过300元。

  “要让虹鳟鱼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李建山一直有这样的追求。目前,他正与上海海洋大学、杭州市农科院合作,建立专门的科研基地,积极改进养殖技术上,寻求降低成本,希望人们更加消费得起。


浙江日报 新农村·创时代 00020 喝着山泉 长大的鱼 2011-01-11 nw.D1000FFN_20110111_4-00020 2 2011年01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