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今日关注

冻雨,淋不到浙江

  本报杭州1月5日讯

  记者 陈文文 

  

  “要下冻雨,浙江还没这条件呢!”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雷媛一语道破了冻雨形成的原因——云贵地区,多崇山峻岭,冻雨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便是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只有形成上下两头冷,中间热的‘夹心饼干’,冻雨才能落下。”

  这样的“夹心饼干”,会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水滴、冰晶和雪花,掉进比较暖一点的气层,从而变成液态水滴。当它们随风下落,接触到冰冷的物体,转眼形成坚实的“冻雨”。

  “夹心饼干”,气象学上叫逆温层。雷媛告诉记者,我省并不具备逆温层形成的条件。“一是今年温度总体偏低,冷空气强度可以说是2000年以来最强。因为浙江靠海,更容易输送冷空气,夹在中间的暖温层,我们是缺失的。二是浙江虽然多山少平原,但多是丘陵,不见高山,也不可能形成大范围冻雨天气。”

  虽然冻雨“冻”不到浙江,但雷媛非常担心大范围雨雪天气。“最怕的就是结冰,2008年那场冰灾,浙江也栽在冰冻上。”

  在某种程度上,下雪好过冻雨。“雪的结构比较松散,不像冻雨有凝结核,裹住一颗东西后,会越裹越大。以前就发生过蔬菜大棚被冰冻压垮的现象。”

  时隔三年,“拉尼娜”再次回归。稍有点气象常识的人,就会知道2008年就是“拉尼娜年”,今年也是一样。碰上“拉尼娜”,冷空气会相当活跃。“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就像是翘翘板的两端,2008年以前,就是“厄尔尼诺”唱主角,形成数年“暖冬”。

  但只要冷空气不玩“接力赛”,冰灾出现的可能性就不大。雷媛这么说有其依据,虽然今年冷空气强度创十年新高,但中间只要有晴天,就能打消冷空气的威力。“2008年,冷空气不仅持续时间长,还相当密集,这层冰还没化完又接着结上了,造成的危害可想而知。”

  今冬落下的三场雪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雨雪天和晴冷天交替,是今冬的主旋律。就在本周,浙江将迎来第四场雪,局部地区会有第五场雪,但不用担心,雪化会有时。

  2008年冰灾,记得有人评价,南方因为很少见雨雪天,应对经验明显不如北方。但时隔三年,即便突来一场冰灾,相信会比三年前游刃有余得多。

  “有关部门其实早就分析过今冬的冷空气形势。”雷媛认为,相比三年前的措手不及,今年碰上“拉尼娜”,应对工作已经好得多。我省气象部分会即时发布低温报告、寒潮警报、道路结冰预警和暴雪警报,滚动在网络、电视上播出。

  针对冰冻天最大的“隐患”——电力系统崩溃,我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和电力部门也展开了合作,就电线设计重新作出考量。“2008年冰灾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处长任鸿翔说,“我们开始着力提升冰冻监测和预报工作。”

  一位气象老专家告诉记者,五六十年代,屋檐挂冰柱很常见。贵州,更是冻雨高发区。是地球变冷了?还是现代化生活更容易受到环境干扰?但总之,天灾面前,只能应对,只能向强大的科技去寻求帮助。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04 冻雨,淋不到浙江 2011-01-06 nw.D1000FFN_20110106_7-00004 2 2011年01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