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亦能“称王”
专家:省社科院调研中心 副主任、研究员应焕红
本报记者 张帆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大建设”后,不少企业跃跃欲试。为此,记者专访了省社科院调研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应焕红。
记者: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浙江民企能否在“四大建设”中发挥作用,求得自身的发展机遇?
应焕红:浙江经济的主体及特色是民营经济,其中中小企业占了大部分,这个特点对浙江经济社会30年来快速发展的作用,怎么估计都不过分。但“猴子”能称“大王”的山上,肯定没什么“老虎”。相对上海、广东、山东、江苏等发达兄弟省市,浙江经济目前表现出的“短腿”,就是缺乏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带动作用的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缺少“四大”的引领和带动,生产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就比较低,特别是在出现经济危机或竞争加剧的局面时,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就不足,经济起伏的隐患会逐渐加剧。
如何从民营经济占主导这一基本省情出发,积极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融入“四大建设”之中,既是推进“四大建设”题中之义,也将是浙江“四大建设”的亮点。从浙江民企集聚的产业和生产的产品看,浙江民企主要集中在一些制造行业,产业定位不高,但市场大;科技含量不高,但总量规模大。这意味着,浙江民企若要借助“四大建设”的机遇谋得新的发展,就必须转型升级。
记者:在“四大建设”上,国内其他省市,特别是沿海经济相对发达省市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做法,呈现什么特点?
应焕红:从沿海经济相对发达省市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具体情况看,其所有制结构上以国企、外企为主;行业结构上以新兴产业、高科技行业、重化工业为主;同时项目审批严格、准入门槛较高;产业结构上一般也不引入日用消费品生产企业。比如天津的滨海新区,落户了空客、中航等重大先进制造业的航空项目近20个,中外航空巨头云集,项目基本由国企和外企主导。这些特点,当然跟这些省份原有的产业发展基础、企业构成有直接关系,可以说是因地制宜的结果。可以说,兄弟省市“四大建设”的模式,与浙江民企占主导的经济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处理得好,可以变为浙江推进“四大建设”的机遇和优势;处理不好,生搬硬套,则有可能对浙江民企的发展产生“挤出效应”。
记者:什么是“挤出效应”?这对浙江民企参与“四大建设”有何影响?
应焕红:经济理论和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增加政府投资、扩大支出,可能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在经济学的分析中,“挤出效应”被用来描述政府支出增加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公共开支的增加导致实际利率上升(或阻碍了利率下降),从而使私人投资和消费的信贷成本提高,不同程度挤出私人投资。显然,“四大建设”将使土地、资金、市场等区域要素资源趋紧,如果浙江“四大建设”仍然把更多的优惠政策向大型国企、外企倾斜,不积极吸引、引导、鼓励中小民企参与“四大建设”,中小民企的“不公平感”会进一步加剧。
记者:浙江“四大建设”的特色、亮点是什么?
应焕红:民企应成为浙江“四大建设”的亮点。民本型区域积极发展模式是浙江经济的重要特点。“小企业、大协作”、“小区块、大产业”、“小资源、大制造”、“小资本、大经营”在新时期仍有其优越性。浙江的“四大建设”应注重浙江经济的现实条件和基础。与兄弟省市比,浙江在“四大建设”中,要重视并推动民企融入建设进程,促其转型升级,走出一条有浙江特色的“四大建设”之路。基于上述考虑,政府应致力于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和环境。要制定有利于引导民企参与“四大建设”的政策与渠道,要降低行业进入门槛、鼓励兼并、鼓励民企转型;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细化鼓励民资的“新36条”相关政策并真正落实到位,消除一些行业难进入的“玻璃门”、“弹簧门”现象。
对民企自身而言,“四大建设”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重要的机遇,民企应转变观念,顺势而为,把握“四大建设”的契机,积极融入其中,走精细化、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的道路,带动民企竞争力的提升。经过多年发展,众多浙江民企成长性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向大企业发展的实力,因此,要抓住“四大建设”中国内外大企业落户浙江的机遇,从配套服务做起,加快与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抓住机遇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