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创富年代·论衡

多国出手干预汇率引发全球担忧

“货币战争”一触即发?

  CFP 供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2010年年度会议10月10日在华盛顿落下帷幕。最新情况是:美国《纽约时报》10月9日报道称,在9日举行的IMF年度会议上,世界各国财长未能就如何控制货币争端升级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一些悲观人士甚至认为,一场“国际货币战争”已经爆发。

  如果世界正濒临一场不折不扣的货币战争,那么可以说,各个阵营过去几周已纷纷出动,调兵遣将。远离战场6年之久的日本央行连续出手干涉,在外汇市场上压低日元汇率。巴西采用了游击战术,将资本流入税提高了一倍,以遏制里亚尔急剧升值。印度与泰国警告,它们也可能会动用“重型武器”。

  硝烟四起:各国干预

  近期,人民币、澳元、日元、巴西里亚尔和韩元在内的多种货币持续走强。澳元兑美元汇价7日升至1澳元兑98.71美分,创下1983年汇率管控结束后最高水平。日元对美元数次刷新15年来高点;澳元兑美元过去一个月累升8.3%;韩元对美元汇率近日也持续走高,4日一度突破1美元兑1130韩元关口,创5个月以来最高纪录;过去一周,欧元对美元汇率已上涨2.3%。此外,即使是受到金融危机重创的欧洲,欧元汇率7日报1.3913美元兑1欧元,逼近8个月来高点。

  货币快速升值将严重削弱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对韩国、日本和巴西等依赖出口的经济体造成严重威胁。另外,新兴经济体还担心汇率走强会加快热钱流入,进一步推高货币和资产价格,加大二次金融危机的风险。渣打香港6日发表报告称,亚洲将面临新一轮资金流入,资产价格上升的风险增加。

  为抑制日元飙升和经济下滑,日本央行5日再度出手,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现行的0.1%降至零至0.1%,时隔4年多再次实施零利率政策。此前,日本央行通过公开操作手段把向市场注资的规模从20万亿日元增加到30万亿日元,9月15日又开始干预汇市买入美元,但是这些措施未能阻止日元维持在83日元兑1美元的高点。

  除日本之外,一些国家也纷纷放出可能出手干预汇市的信号。韩国政府为减缓韩元升值压力大量买入美元。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尹增铉10月4日表示,鉴于汇市近期可能会大幅波动,政府准备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

  巴西政府10月4日宣布,增加针对外国投资者在巴西固定收益投资的金融操作税,税率从2%增加到4%。巴西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解释,提高此项税收旨在维持巴西货币里亚尔币值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10月7日接受法国《世界报》专访时表示,由于世界各国货币政策之间缺乏协调,他担心“货币战争”将可能发生。

  背后推手:美元贬值

  中国国际金融专家谭雅玲9月3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经济的中心在于金融,而金融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汇率。货币战争其实早在2007年就已经开始了。以前是隐蔽的,最近这场战争的形态越来越明显,而在幕后指挥和前台表演的主角都是美元。正是由于美元的贬值,使其他各国货币面临着升值压力。这种压力对各国的经济以及世界经济都十分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出手干预是正确的选择。

  谭雅玲认为,利用美元的霸主地位为自己谋利是美国惯用的手段。美元无论升值还是贬值都是以自身的国家利益为主。金融危机之后美元的贬值显然是为了保持美国经济的竞争力,使美国在海外的跨国公司得到更多的利润。美元的贬值使拉美、俄罗斯、日韩及中国都大受伤害。谭雅玲说,美国的经济回升就是靠美元贬值稳住了阵脚,同时美国又把这股战争的硝烟煽向世界其他国家,一些国家在硝烟中感到迷茫和困惑,但大多数心里是清楚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金柏松指出,“货币战争”对于各国而言是一种心照不宣的贸易保护主义,如果各国都让自己的货币贬值,会引发黄金和资源价格飞涨,产生全球性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阶段有可能会出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但从目前看来,各国都只是象征性的小动作,算是“小规模的演习”,在可控范围内,并没有爆发全面的“货币战争”。 

  不过,9月份,美联储发表了一则声明,透露出将极有可能启动另一轮定量宽松(市场传言有万亿水平)政策。这个政策一旦启动,美元将会大幅贬值。如果美国实施进一步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那么各国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措施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如果汇率单边干预行动层出不穷,其他国家也会在不经意中压低其本币,这将有可能加剧国际纷争并引发保护主义。

  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专家李侃如说,如果真的出现货币战及其引发的贸易战,那将是灾难性结果。

  全球呼吁:携手应对

  由各国汇率措施引起的全球金融冲突越演越烈,尽管美国主张使用强力解决手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仍未能就其解决措施达成一致。现阶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唯一能做的,就是号召各国更好地履行作为财政赤字国或财政盈余国的责任,努力创造全球经济增长的平衡局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货币战争”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真正的”威胁。刚刚复苏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尤其会遭到重创。

  由于西方主要国家央行利率接近零的水平,跨境逐利资本必然流向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的新兴经济体。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世界新兴国家资本流入将大大高于去年的水平,而流入亚洲的资本更是超过60%。2009年亚洲资本净流入350亿美元,今年预计将会更高。 

  资本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使新兴国家股市、楼市、大宗商品价格日益高涨,吹起了大量的资产泡沫,使新兴经济体面临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另一方面,境外资金的流入将会使本币在短期内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威胁这些国家的出口。 

  因为以货币为武器“肯定无益于全球经济”,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尽力回避使用“货币战争”同时,更愿意谈谈全球携手实现经济复苏的意义所在:“我们相聚在这个关键时刻,面对那难以预测的未来”。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呼吁通过国际合作解决问题。“如果真有需要国际合作的时刻,那就是现在。”他说。

  (本报综合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环球时报》)


浙江日报 创富年代·论衡 00020 “货币战争”一触即发? 2010-10-12 nw.D1000FFN_20101012_5-00020 2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