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第二要闻

文章导航

小候鸟,你们是城市的未来

  本报讯 要像关注城市的未来一般,关注民工子弟;要像呵护新生的花朵一样,呵护每个民工孩子的暑期梦想。连日来,如何帮助民工孩子充实快乐过假期,成为本报记者微博上的热议话题。

  去年此时,我在杭州下沙采访过一个来杭小候鸟夏令营。不少小候鸟已经好几年没见过父母,更是第一次到父母工作的地方过暑假。不论孩子还是家长,脸上都挂着满满的幸福。那一张张笑脸,我至今难忘。

  (毛珺12:36发自杭州)

  7月1日,在鄞州区下应街道,一名12岁女孩在甬新河戏水时,不慎溺水身亡。尽管河边竖着“禁止游泳”的警示牌,尽管村干部和管理人员增加了巡逻次数,悲剧依然发生了。我们在劝导孩子们远离河道、湖泊的同时,是不是也该给他们多找几个消暑度夏的好去处呢?

  (周松华14:23发自宁波)

  看到温州3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悲剧,再看看身边城里的孩子快乐地走进夏令营或暑期学堂,心中不是滋味。流动儿童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杭州西溪街道的经验值得学习:街道及社区与高校志愿者合作,在社区活动室开办夏令营,大学生既辅导孩子功课也陪孩子玩耍。

  (戴睿云15:00发自杭州)

  一个在绍兴做油漆工的外地民工,前些日子用铁链将儿子锁在干活处的人行道树干上,以防儿子被人拐走和出现意外。儿子也不怪他,说“爸爸是为我好”。这引起了不少人深思:我们该怎样帮助外地民工在假期看管孩子?

  (金敖生15:06发自绍兴)

  放暑假了,孩子们纷纷到父母打工的城市来探亲,但父母还是要上班,孩子暑期的生活和安全怎么办?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橘乡社区开办“爱心暑期班”,免费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照看孩子。

  (陈敢16:06发自台州)

  这两天在定海乡镇走访发现,那里正以社区为单位,召集辖区内的外来务工子女,由民警现场示教安全救护相关知识,值得其它地方借鉴。

  (谢国平17:06发自舟山)

  这几年,“寄宿游学”在城市学生的假期生活中十分流行,孩子们利用假期出国寄宿当地人家,体验异域民俗风情。我想,城市的孩子们,能否尝试换一种体验,邀请农民工子女住到自己家中,同过一个快乐暑假?

  (李月红17:08发自杭州)

  一个“开口”的水潭,毁了3个家庭的希望。留守儿童和“小候鸟”们,几乎每个暑假都用如此惨痛的方式,提醒我们他们的存在。这些年来,好些企业暑假专为农民工子女办起临时幼儿园、夏令营和兴趣班。这样的时候,我觉得更能见出一个企业家的情怀和素养。

  (包璇漪17:30发自温州)

  去年夏天,桐乡市屠甸镇海星村里建起游泳池,村里孩子和民工子女都可以尽情戏水。虽然简陋,但有专人看管,很安全。希望今年夏天,这个泳池能再次开放,也希望能有更多类似泳池,让一池清水真正成为民工子女的快乐之源。

  (陈培华20:46发自嘉兴)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第二要闻 00002 小候鸟,你们是城市的未来 2010-07-04 nw.D1000FFN_20100704_10-00002 2 2010年07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