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现代化:科学发展新引擎
——丽水市建设“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实践与启示
浙江省社科院课题组
浙江省社科院课题组
丽水市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华东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生态区位特点,决定了其在全省的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既要让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要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这是摆在丽水这个欠发达地区面前的发展难题。
这个难题,浙江乃至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同样要面临。它给我们提出新的发展命题:中国走向现代化不仅需要走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之路,还要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之路。这条新路,需要突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困境,需要从传统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A 丽水建设“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实践成效
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最大实际出发,根据省委对丽水的发展定位要求,丽水提出了两大战略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建设全面小康,努力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由此,丽水市形成了以生态文明为抓手,促进生态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两年来,丽水市取得了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生态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等初步成效:2009年,丽水生态环境质量已连续6年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6%、增幅居全省第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9%、增幅居全省首位;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同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7%。
优良的生态是丽水最大的优势。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报告》中,丽水市所辖九县(市、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全部进入全国前50位,其中庆元、景宁、龙泉、云和分列全国第一、五、八、十位,是全国惟一一个所属的县(市、区)全部进入全国前50位的地级市,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生态第一市”。立足生态这个最大优势,丽水因地制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着眼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绿色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有8个县(市、区)被国家经济林学会命名为“中国特产之乡”;国家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达344个,联结基地面积50万亩;生态农产品占我省供沪农产品的比重达24.5%,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格局。
——生态旅游业开始发力。着眼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以大景区建设为推进,初步打响了“山水古文明、丽水好风光”的旅游品牌。目前全市已建成9个“4A”景区,仅这两年就建成了8个。2009年,丽水旅游实现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增幅居全省首位。大景区带动了农家乐特色游,农家乐接待游客从5年前的54.95万人次,猛增到去年的386.42万人次。
——民生得到有效改善。民生改善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的,也是生态现代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农村,重点是“破三难”,即解决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增收难、建房难、贷款难问题。针对增收难,从2008年开始创造性地实施了“农民增收六大目标”责任制,落实了异地转移、产业培育、创业就业、整合资源、结对帮扶“五个促增收”,近两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针对建房难,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2009年,全市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51507户,启动旧村改造村242个,完成投资额32.5亿元。针对贷款难,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和创新力度。目前,全市行政村信用等级评价面达100%, 27.5万户信用农户共取得51.55亿元授信额度。结合学习实践活动,丽水市还推出农村“135”工程,即培育100个中心村、转化300个后进村、创建500个生态文明村,并出台了推进中心村培育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加快山区人口和产业集聚。
在城市,丽水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指导原则,精心打造浙西南中心城市。全面推进旧城、内河、道路三大改造,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从撤地设市之初的9.2平方公里扩大到26.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49%;重点建设好环南明湖的“一湖三岛三山六区十景”,把中心城市作为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打造。
——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百强。自2002年以来,丽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翻番和产业结构优化同步推进,从2002年至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由185.1亿元增加到542亿元,年均增长14.5%。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丽水市在全国200个地级市中列第100位。
B 丽水建设“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创新探索
2008年2月,丽水市作出“加快创业创新,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丽水新跨越”的战略决策,提出要使丽水生态优势转变为区域竞争优势,就必须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举生态旗、打生态牌、创生态业,把丽水建设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地、特色制造业基地、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这一发展战略,是丽水历届市委、市政府不断解放思想、立足实际、持续发展完善的结果。丽水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形成了“四个发展”的总体思路,即“推进集聚发展,破解发展布局不优之题;推进借力发展,破解发展动力不强之题;推进错位发展,破解发展特色不亮之题;推进创新发展,破解发展后劲不足之题”,基本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性局面。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设置载体
丽水率先在全国同级城市中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力求做好生态“保护”、“恢复”、“优化”、“建设”四篇文章,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全力打造“中国生态第一市”。《 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是丽水发展的“绿色指南”,系统地确定了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为此,丽水市先后制定了《丽水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关于推进“六城联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丽水市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规划》、《丽水市城区生态景观林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和规划,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一方面,以“六城联创”为主要工作载体,有目的、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城联创”即在2012年之前,全面完成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先进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今年1月,丽水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六城联创”顺利拿下“第一城”。另一方面,加快省级生态县、生态乡镇创建,庆元、云和、莲都、龙泉、缙云已通过了省级生态县验收。至2009年底,共建成3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93个省级生态乡镇,150个市级生态乡镇,815个市县生态村。到2012年底,丽水力争把九县(市、区)都建成省级生态县。
2010年3月,丽水又率先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考核,明确对生态产业、生态集聚、生态设施、生态涵养、生态文化五大工程的33项指标进行考核。丽水9个县(市、区)的党政主要领导都签下了《建设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书》,全力推动丽水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
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理念、机制,谋求可持续发展
在全方位抓好要素配置、行政管理、农村综合改革、投融资等四大领域改革的基础上,丽水统筹推进“三大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创新一:深化生态功能区调整,核心是解决好“在哪里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增强山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致力于该保护的严格保护好、该开发的科学开发好,丽水市编制了《丽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把全市划分为准入、重点准入、限制准入和禁止准入四类区域,以此保护丽水六大水系源头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同时对生态敏感区、脆弱区进行修复。
创新二:深化山区农民异地转移,核心是解决好“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增强山区经济发展的可协调性。致力于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把加快山区农民异地转移作为解决山区农民增收难的关键之举。从2000年开始实施下山脱贫工程,到2008年出台《丽水市十万农民异地转移规划(2008-2012)》后,开始全力推进以整村搬迁为最大特点、以“三个彻底”(彻底摆脱贫困、彻底恢复生态、彻底远离危险)为根本要求的山区农民新一轮异地转移工程,加快推进城镇化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2000年以来,丽水异地转移农民人数达20万人;2008年和2009年两年就异地转移农民51462人,其中整村搬迁654个31234人,占异地转移人数的60%。
创新三: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核心是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增强山区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致力于解决林业史上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和农村信贷史上以林权为抵押物两大难题,一个目的是用少量的钱帮助最需要钱的人,办成最需要办的事,惠及山区农民创业;另一个目的是实现“人人有山,不是人人经营山,但可以人人从中受益”。此举使银行金融业走进丽水农村,民间融资大幅下降。至今年3月,丽水全市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6万户,贷款金额10.1亿多元,放贷总额占全省总量的73%。
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取向,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来审视丽水的秀山丽水,突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发展重点,把发展生态产业和扶贫开发、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把生态项目推向市场。
尤其在发展生态工业的过程中,丽水坚持集聚集约集群式发展,不符合生态要求的项目坚决不要,这两年丽水已经否决了127个不符合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项目。现在,丽水重点支持无污染、低污染的高新制造业发展,生态工业的发展平台主要围绕丽缙青、丽龙、丽龙庆三大产业带,开发区(园区)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已达53.9%。丽水去年开始编制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七大行业、23个重点发展方向和73项产品发展重点,并分别制定了扶持政策。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成为丽水发挥生态优势的力推发展模式。丽水积极推进碳汇工程和碳减排指标有偿使用与交易,并依据联合国清洁生产机制开展碳汇造林项目和碳汇水电项目。与此同时,园区生态化改造、科学开发水电资源,推进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新兴能源产业发展,都将加快推进丽水成为“长三角”绿色能源基地之一。
坚持培育生态文化软实力,努力构建丽水特色的生态文化
围绕丰富和发展山水古文明,丽水不断深化瓯江文化、民间艺术之乡建设,加快传统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化。生态文化工程着眼于提高全民文明素养,培育先进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进绿色实体创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丽水市目前已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9项。一大批文化品牌脱颖而出,摄影之乡、石雕之乡、剑瓷文化、廊桥文化、畲族文化、华侨文化、巴比松油画文化等,都已成为丽水文化的知名品牌。
当前,丽水正在研究“十二五”发展规划,大生态建设与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一起被正式列入规划。丽水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了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力争突破3000亿元,力争实现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两大目标双丰收。
C 丽水建设“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经验启示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旗帜的生态现代化发展模式。丽水建设“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实践证明,政府的公共治理是否符合生态理念至为重要。丽水建设“中国生态第一市”以来,在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从战略上、行动规划上、措施手段上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基本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局面。坚持以生态促转型的背景下,丽水通过高举生态文明的旗帜,成为浙江乃至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
以循环产业为标准的生态现代化经济结构。丽水建设“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实践证明,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既可从宏观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丽水通过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产业有选择”的发展思路,重点选择低碳、低能耗的循环经济,形成了相对良好且有利于促进生态和谐发展的经济结构。
以集聚发展为支撑的生态现代化空间结构。丽水建设“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实践证明,任何发展都要立足自身特色,从丽水土地资源紧张的实际出发,有效拓展潜在空间资源,推进集聚发展是其必然选择。丽水紧紧围绕“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两大平台建设,既加快了城市建设,又通过主体功能规划,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丽水向低丘缓坡要空间,既不占良田也不毁坏山林,真正实现了因地制宜。
以科学规划、公共治理为抓手的生态现代化制度保障。丽水建设“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实践证明,积极建设和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形成区域环境法治氛围,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环节。丽水市根据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地方性办法和发展规划,使丽水的生态环境管理逐步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基本形成了区域环境法治局面。
以培植公众环境素养为引领的生态现代化文化塑造。丽水建设“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实践证明,要使社会公众具有生态环境保护觉悟,就需要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来提高社会公众生态环境素养,即合理提升公众的生态意识、生态观念、生态道德、生态习俗、生态习惯等,从而营造广大群众主动改善环境,创造美好未来的良好氛围。